旧约 - 民数记(Numbers)第29章
Qī yuè chū yī rì, nǐmen dàng yǒu shèng huì. shénme laólù de gōng dōu bùke zuò, shì nǐmen dàng shǒu wéi chuī jiǎo de rìzi. |
Nǐmen yào jiàng gōngniú dú yī zhǐ, gōng miányáng yī zhǐ, méiyǒu cánji, yī suì de gōng yánggāo qī zhǐ, zuòwéi xīnxiāng de Fánjì xiàn gei Yēhéhuá. |
Tóng xiàn de sù jì yòng diào yóu de xì miàn. wéi yī zhǐ gōngniú yào xiàn yīfǎ shí fèn zhī sān. wéi yī zhǐ gōng yáng yào xiàn yīfǎ shí fèn zhī èr. |
Wéi nà qī zhǐ yánggāo, mei zhǐyào xiàn yīfǎ shí fèn...zhīyī. |
Yòu xiàn yī zhǐ gōng shānyáng zuò shú zuì jì, wéi nǐmen shú zuì. |
Zhèxie shì zaì yuè shuò de Fánjì hé tóng xiàn de sù jì, bìng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yǔ tóng xiàn de sù jì, yǐjí shāo lì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yǐwaì, dōu zuòwéi xīnxiāng de huǒ jì xiàn gei Yēhéhuá. |
Qī yuè chū shí rì, nǐmen dàng yǒu shèng huì. yào kè kǔ jǐ xīn, shénme gōng dōu bùke zuò. |
Zhǐyào jiàng gōngniú dú yī zhǐ, gōng miányáng yī zhǐ, yī suì de gōng yánggāo qī zhǐ, dōu yào méiyǒu cánji de, zuòwéi xīnxiāng de Fánjì xiàn gei Yēhéhuá. |
Tóng xiàn de sù jì yòng diào yóu de xì miàn, wéi yī zhǐ gōngniú yào xiàn yīfǎ shí fèn zhī sān. wéi yī zhǐ gōng yáng yào xiàn yīfǎ shí fèn zhī èr. |
Wéi nà qī zhǐ yánggāo, mei zhǐyào xiàn yīfǎ shí fèn...zhīyī. |
Yòu xiàn yī zhǐ gōng shānyáng wéi shú zuì jì. zhè shì zaì shú zuì jì hé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yǔ tóng xiàn de sù jì bìng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yǐwaì. |
Qī yuè shí wǔ rì, nǐmen dàng yǒu shèng huì. shénme laólù de gōng dōu bùke zuò, yào xiàng Yēhéhuá shǒu jié qī rì. |
Yòu yào jiàng gōngniú dú shí sān zhǐ, gōng miányáng liǎng zhǐ, yī suì de gōng yánggāo shí sì zhǐ, dōu yào méiyǒu cánji de, yòng huǒ xiàn gei Yēhéhuá wéi xīnxiāng de Fánjì. |
Tóng xiàn de sù jì yòng diào yóu de xì miàn. wéi nà shí sān zhǐ gōngniú, mei zhǐyào xiàn yīfǎ shí fèn zhī sān. wéi nà liǎng zhǐ gōng yáng, mei zhǐyào xiàn yīfǎ shí fèn zhī èr. |
Wèi nà shí sì zhǐ yánggāo, mei zhǐyào xiàn yīfǎ shí fèn...zhīyī. |
Bìng xiàn yī zhǐ gōng shānyáng wéi shú zuì jì, zhè shì zaì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hé tóng xiàn de sù jì bìng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yǐwaì. |
Dì èr rì yào xiàn gōngniú dú shí èr zhǐ, gōng miányáng liǎng zhǐ, méiyǒu cánji, yī suì de gōng yánggāo shí sì zhǐ. |
Bìng wéi gōngniú, gōng yáng, hé yánggāo, àn shǔ zhàolì, xiàn tóng xiàn de sù jì hé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
Yòu yào xiàn yī zhǐ gōng shānyáng wéi shú zuì jì. zhè shì zaì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hé tóng xiàn de sù jì bìng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yǐwaì. |
Dì sān rì yào xiàn gōngniú shí yī zhǐ, gōng yáng liǎng zhǐ, méiyǒu cánji, yī suì de gōng yánggāo shí sì zhǐ. |
Bìng wéi gōngniú, gōng yáng, hé yánggāo, àn shǔ zhàolì, xiàn tóng xiàn de sù jì hé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
Yòu yào xiàn yī zhǐ gōng shānyáng wéi shú zuì jì. zhè shì zaì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hé tóng xiàn de sù jì bìng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yǐwaì. |
Dì sì rì yào xiàn gōngniú shí zhǐ, gōng yáng liǎng zhǐ, méiyǒu cánji, yī suì de gōng yánggāo shí sì zhǐ. |
Bìng wéi gōngniú, gōng yáng, hé yánggāo, àn shǔ zhàolì, xiàn tóng xiàn de sù jì hé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
Yòu yào xiàn yī zhǐ gōng shānyáng wéi shú zuì jì. zhè shì zaì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hé tóng xiàn de sù jì bìng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yǐwaì. |
Dì wǔ rì yào xiàn gōngniú jiǔ zhǐ, gōng yáng liǎng zhǐ, méiyǒu cánji, yī suì de gōng yánggāo shí sì zhǐ. |
Bìng wéi gōngniú, gōng yáng, hé yánggāo, àn shǔ zhàolì, xiàn tóng xiàn de sù jì hé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
Yòu yào xiàn yī zhǐ gōng shānyáng wéi shú zuì jì. zhè shì zaì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hé tóng xiàn de sù jì bìng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yǐwaì. |
Dì liù rì yào xiàn gōngniú bá zhǐ, gōng yáng liǎng zhǐ, méiyǒu cánji, yī suì de gōng yánggāo shí sì zhǐ. |
Bìng wéi gōngniú, gōng yáng, hé yánggāo, àn shǔ zhàolì, xiàn tóng xiàn de sù jì hé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
Yòu yào xiàn yī zhǐ gōng shānyáng wéi shú zuì jì. zhè shì zaì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hé tóng xiàn de sù jì bìng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yǐwaì. |
Dì qī rì yào xiàn gōngniú qī zhǐ, gōng yáng liǎng zhǐ, méiyǒu cánji, yī suì de gōng yánggāo shí sì zhǐ. |
Bìng wéi gōngniú, gōng yáng, hé yánggāo, àn shǔ zhàolì, xiàn tóng xiàn de sù jì hé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
Yòu yào xiàn yī zhǐ gōng shānyáng wéi shú zuì jì. zhè shì zaì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hé tóng xiàn de sù jì bìng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yǐwaì. |
Dì bá rì nǐmen dàng yǒu yán sù huì. shénme laólù de gōng dōu bùke zuò. |
Zhǐyào jiàng gōngniú yī zhǐ, gōng yáng yī zhǐ, méiyǒu cánji, yī suì de gōng yánggāo qī zhǐ zuò huǒ jì, xiàn gei Yēhéhuá wéi xīnxiāng de Fánjì. |
Bìng wéi gōngniú, gōng yáng, hé yánggāo, àn shǔ zhàolì, xiàn tóng xiàn de sù jì hé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
Yòu yào xiàn yī zhǐ gōng shānyáng wéi shú zuì jì. zhè shì zaì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hé tóng xiàn de sù jì bìng tóng xiàn de diàn jì yǐwaì. |
Zhèxie jì yào zaì nǐmen de jiéqī xiàn gei Yēhéhuá, dōu zaì suǒ xǔ de yuàn bìng gānxīn suǒ xiàn de yǐwaì, zuòwéi nǐmen de Fánjì, sù jì, diàn jì, hépíng ān jì. |
Yúshì, Móxī zhào Yēhéhuá suǒ fēnfu tāde yīqiè huà gàosu Yǐsèliè rén. |
民数记第廿九章
第 29 章
民 29 章 > 吹角日,赎罪日,住棚节的不同特色是……重要意义又是……
29 章 神赐以色列人每年有不少的节日。七月的第一日(犹太历)是吹角节,也是七月间三大节日之一(另两个是赎罪日与住棚节)。这些节日是让人身心更新,省察自己对神的委身。如果你感到疲乏厌倦,或与神疏远了,请你放下日常的工作,静思神的话语,以便重新得力。
民 29:1-2> 遵守吹角日敬拜的原则,对我灵命有哪些建造?最重要是什么?
29:1-2 吹角日表明敬拜时所要遵守的三个重要原则:( 1 )众人聚集在一起敬拜神。一起同心敬拜,互相学习,彼此坚固信心。( 2 )要停止日常的工作,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将时间分别为圣,专心地敬拜神,使我们更有力为神工作。( 3 )以色列人向神献上燔祭。我们将珍贵的献给神,表明对祂的爱。把自己献给神就是最好的祭。──《灵修版圣经注释》
民数记第廿九章
平静安稳的追求(二十九 1 ~ 40 )
七月份是献祭最高潮的时刻:节日就在吹角和假期中展开了( 1 ),赎罪日的严肃性与住棚节的欢乐性成了极强烈的对比。照样,基督的死是严肃的,因为是为罪而死;但祂的复活却是喜乐的,因为带来了新希望。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先死后活”,痛苦地对付罪,然后凭信心进入蒙赦免的恩典中享受属灵的一切福乐。
在本章中请特别注意住棚节所献之祭物有逐渐递减之情况:在头七天每日献公绵羊两只及羊羔十四只,第八天减半。第一天献公牛十三只,第二天十二只,第三天十一只,这样依次递减,到七天只献七只,第八天只献公牛一只,这种递减到底有何含义?一般解经家认为,这现象表明献祭的事由高潮渐渐归于平淡,献祭的人由兴奋渐变为平静安稳,但祭物却没有变更,只是数目减少,这乃表示在平淡的日子中与神的交通团契仍是那么真实和具有深度。基督徒的灵命不能只靠奋兴培灵会或退修会才有长进,乃要在平淡岁月中与神有不断的接触,这种接触可能不是很感情化的,而却是踏实和平稳地去经历神,使灵命有“稳固扎实”的基础,这样的基督徒才能在一个飘摇动荡的世代中不被世俗狂潮所同化。
祈祷 求主使我与有稳健和历久不衰的沟通,在这败坏的世代中作属灵的强人。──《新旧约辅读》
民数记 第廿九章 注释
1-40 其他节日的献祭
正如一星期的第七日是安息日,一年的第七个月也有三个节日,是以色列人休息和敬拜的日子。七月是适合休息和庆祝的时间,因为庄稼
已经收成了,本章记载七月分的节日及献祭的数量,详情参上一章的图表。七月初一日为吹角日,初十为赎罪日。住棚节由七月十五日开
始,为期七天,期间献祭的数量超过其他节日的总和,这是以色列人一年中最降重喜庆的节期。
1-6 吹角日
这在七月初一日举行,是十二个月朔中唯一休息的一日。此日吹角是宣告快乐的日子临到( 10:10),百姓当守圣会。
6 说明2-5节所列举的祭物,
是在月朔和早晚祭以外的,所以当日献上的祭牲总共是公牛三只、公绵羊两只、公羊羔十六只,
另以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7-11 赎罪日
这在七月初十举行,百姓须参与圣会,不可工作(参利 23:27,
32) 。
在这一天,全国百姓都要省察自己的罪,大祭司则一年一度的进入至圣所为众祭司和会众赎罪,使他们得到洁净 (利 16:29-34)。
这是预
表更完美的大祭司耶稣基督一次的将自己献为赎罪祭,展开一条进入至圣所的新路(来 10:19-20)。
12-40 住棚节
这在七月十五日至廿二日举行,第一日和第八日都是圣会,不得工作。本段详细记载每一日献祭的数量,除了公牛的数量每日递减外,其
他祭牲之数每日相同。期间所献总数超过其他节日的总和,百姓藉此大量献祭,庆祝神赐给他们的丰收 (利 23:40) 。
另一方面,百姓在
帐棚居住七天,使他们记念祖先出埃及後 (利 23:42-43),
在帐棚中 居住,於旷野飘流的日子。同样重要的,神的帐幕在他们中间,预表
耶稣基督成为肉身降世,居住在圣徒心中(来 9:11)。 以上两章主要 记述节日当献的祭物,这些是神清楚指明的( 39),是必须献上的。
至於自愿或许愿献的祭则是额外的,不在此列。
思想问题(第 27-29章)
1 摩西对西罗非哈女儿之请求所采的态度和手法,有什麽可供我们借镜?
神的答覆对人的独特性和肉身需要有何启示(见 27:1-11注)?
中国人重视缅怀祖宗,与本段的精义有何异同?
今日基督徒对此应抱何态度?
2 为何摩西听了有关他离世的吩咐之後( 27:13),虽曾求神改变 心意(见申 3:23-26),最终仍从命呢?
你对死亡、永生持什摩态度呢?参林後 5:4; 腓1:21-23。
3 摩西回覆耶和华的一番话( 27:15-17)表明他拥有那些领袖气质 呢?
你是否愿意随时放下自己,成就神国的事工呢?
4 第 28章论及献祭时,每段未了均出现「以外」等字眼。
(参 10, 15, 24, 29:6等)。
这词对献祭的行动有什麽启示呢?
5 为什麽经文多次声明祭牲必须「没有残疾」?
这和献祭的整个观念有什麽关系?
6 有学者认为 28章及29章对献祭的排列是以七月的住棚节作为整个 献祭的中心。
「住棚节」含有什麽意思?
为什麽要突出「住棚节」的献祭呢?
7 赎罪日是犹太教最严肃的一个节日。(参利 23:26-32; 来9:7-12, 23-28)
到底赎罪日有什麽宗教意义呢?
新约时代信徒需要守赎罪日吗?
8 献祭有个人和群体的层面。
你的信仰生活有否顾及群体的敬拜、见证和工作呢?
9 旧约时代以色列民逢一天的早晚、每星期和每节期都献「馨香的火祭」。
新约信徒在生活中当献上什麽祭物呢?参 12:1; 来13:15-16; 彼前2:9。
这些献祭当以什麽为中心呢?
10 利未记论及献祭时,若没有牛羊,可献班鸠。(利 11:8; 14:21-22等)
从这点看,你认为耶和华所看重的是所献祭物的大小、多寡,抑或是献祭者的心态呢?
11 你认为按时献祭对献祭者的灵性有什麽好处呢?
民数记第廿九章
新年和赎罪日(廿九 1-11 )
(一)
这一段经文看来好像没有说什么特别的事情。在‘七月’初一,即新月的节日,及为新月接受供物,要献额外的‘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公羊羔七只’。同样,它们必须无残疾,又要与适当的素祭一起献。而同时还要有‘公羊’作为‘赎罪祭’。也许惟一能吸引读者注意的是它要藉‘吹角’(译者注:英文是‘吹号’ "blow
the trumpets" )来举行仪式。在这方面它好像伟大的禧年的庆典一样(利廿五 9 )。
很奇怪的是,这个节期没有命名,但是在犹太人的传统中它是‘新年元旦’。那样,正如需要大量的献祭所提示的,新年元旦变成犹太人严肃的悔改和认罪的时间。他们相信这是一个上帝报偿义人和惩罚恶人的时间。现在犹太教是一个健康的,尚实的宗教,它知道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义人或者是完全的恶人,而都是在两者之间。所以在呼召悔改之后接吹角十天,称为‘敬畏的日子’( "days
of awe" )。在这段时间百姓有一个机会‘虔诚地为罪忧伤’以致‘悔改’而相信上帝。他们承认他们做错的事,赦免那些向他们认错的人,并且使他们能够消除去年的所有争论。
使徒约翰提出同一的真理:‘人若说:“我爱上帝”,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约壹四 20 )耶稣更进一步说:‘所以你在祭坛上的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太五 23-24 )当祂教导祂的门徒祈求上帝赦免时,上帝答应与否,有一部分是与我们愿否赦免得罪我们的人相关时(太六 12 ),祂的确可能在心里想到犹太人的新年。
(二)
七月第十天,即是来到最神圣的特别的日子──赎罪日。献祭反映它的严肃,并且把强调悔改,和在这个节期及禁食的日子献的祭所看见的,与上帝复和的需要,带到高潮。在第八至十节中可以找到通常的供物,第十一节包括‘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但 这也是 ‘为赎罪所献的祭’,即用一只公牛为赎罪祭(参见出廿九 36 ;三十 10 ;利十六 11 )。同时 也要 献常献的祭。这些祭物对百姓是非常昂贵的。
这些日子是妥拉中清楚命令的唯一的禁食日,而在使徒行传廿七章九节简单地被叫作‘禁食’。它紧接在新年以后十天,为叫人悔改和认罪,并订定这十天为‘敬畏的日子’。在利未记廿三章廿六至卅二节和廿五章九节中,它也被称赎罪日(希伯来文为 Yom Kippur )。在这一天惟有大祭司能够进到圣所的最神圣的内室──‘至圣所’,但必须经过特殊的清洁的礼仪和在祭坛献祭之后,才可进去。
他要献一只公牛作为他自己和他家的‘赎罪祭’,然后献一般公山羊为那个地方‘赎罪’。另外要带一只活的公山羊到大祭司那里,他按手在它身上,藉适当的祷告,把百姓那年的罪移到它身上。然后把它送到旷野,让它带走他的罪,这样就给了英语相应的名称 \cs16 "Scapegoat" (即‘替罪羊’)。最后一只公羊被献作百姓的‘燔祭’。所有这一切都详细说明在利未记十六章,并有一个目的显示在十六章三十节中:‘因在这日要为你们赎罪,使你们洁净;你们要在耶和华面前得以清洁,脱尽一切的罪愆。’
希伯来文 Kippur 这个名词,来自词根的意思是,‘掩盖了’百姓的罪。他勒目 Talmud 清楚地说:‘不藉血便不能赎罪’。新约也同意这种说法。我们在希伯来书九章廿二节找到:‘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如果我们希望理解新约中描述耶稣之死,研究旧约是绝对必要的,我们必须去读完第九章全章。对于基督徒来说,赎罪不是一年一度的事情,它也不是藉动物的血来建立。而是藉‘基督既然 一次 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将来要向那等候祂的人第二次显现,并与罪无关,乃是为拯救他们。’(来九 28 )
住棚节(廿九 12-40 )
(一)
住棚节是最后的大节期。它的名称在利未记廿三章卅三至卅六节相应的经文中发现,作为‘摊棚的节期’,虽然标准修订本的注脚有传统的‘住棚节’( "tabernacles" )。它被描述的远比其他节期更长。利未记廿三章卅九节表示这是在公众欢呼中最伟大的节期,因此它被简单地称为‘耶和华的节期’。在约翰的福音书中,它仅仅被称为‘节期’(七 37 )。它是最后的感恩节,是在果实收割结束的那段时间。因此它也被叫作‘收藏节’,是在田地里和果园中及丛林的果实安全收藏时的节期。
一张在各种不同节日献祭之简表可一目了然地说明此问题:
公牛犊
山羊
公绵羊
山羊
每日的(早上和晚上):
2
另加的:
安息日
2
新月(月朔)
2
1
7
1
逾越节
2x7=14
1x7=7
7x7=49
1x7=7
五旬节
2
1
7
1
新年
1
1
7
1
赎罪日
1
1
7
1
住棚节
13+12+11+10+9+8+7+1=71
2x7+1=15
14x7+7=105
1x8=8
在王国时代,当所有的朝圣者带动物和娭物以及酒与油,来到耶路撒冷过宏伟的节日时,在那里必定有个难忘的时刻。当然这些祭还要加上任何个人甘心所献和许愿应验所献的祭(廿九 39 )。难怪他勒目记明:‘不曾看见住棚节期间的耶路撒冷的人,他根本不懂得喜乐是怎么一回事!’
犹太人传统上在头七日献七十只公牛,代表全世界的七十个民族(基于创十章),藉为他们献祭,期望他们转向以色列的上帝;而九十八只羊羔在头七日献上,是为了避免申命记廿八章十五至六十八节中记载的九十八个咒诅。在第八日的献祭是只为以色列自己,拉比们解释第卅五节的术语意思是为以色列‘受约束的’的日子。同样,王要安排盛大的宴会,并邀请好友参加最庄重的节日以便使他的同伴欢乐、开心,因此耶和华留下最后一天给以色列。在耶稣的时代,这种传统被扩展开来。在约翰福音第七章( 2 节)我们将隐约地看见,耶稣利用它作为祂的伟大的讲论的机会。
(二)
在利未记廿三章卅九至四十三节的经文中,这个节期的名称得到了解释。我们在那里读到:‘你们要住在棚里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里。’它现在变成一个回想和认明上帝在旷野无微不至的照顾和训练祂的百姓的时间──这与民数记中的事件相关的时间,这就相当不同于这个节期原来的农业上的目的。在这个时候,他们生活在易于集会、易于拆除帐篷或粗糙的棚中,所以所有犹太人在这个时候必须支搭帐棚并住在其中──而许多人一直这样作,这样来声称有等同于他们的祖先的身分和他们作为朝圣者在地上的本质。然而,这个节期的两个特有的习俗在耶稣时代是用水的仪式和光的仪式来表示的。
在节期的每一天,一个金罐被加满水从西罗亚池传来,并被大祭司倒在祭坛的盆里,并与一罐的酒相混合,这些水与酒的混合物,流经一条管道而进入汲沦溪中。这是一种象征性的做法,为的是祈求在未来的冬天能大量降雨,因为如果没有了大量雨水将不会有好收成。以色列雨季的确非常短,直到现代,在节期期间,还有特殊的求雨的祷告。在节期最后和最大的日子,号角吹响,利未人高唱得胜之歌,而百姓吟唱诗篇一一三至一一八篇,同时把水倒出来,并期待祝福。
当崇拜进行到这个项目时,耶稣从众中步向前去,并呼喊道:‘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约七 37-39 )耶稣清楚作了弥赛亚的宣告,其宣告大意是说:他们所希望的祝福、更新,在上帝统管下的整个世界都在祂里面得到满足。这样必然在圣殿中引起多么大的震荡!我们在四十至五十二节中得知这种情形,但是也有它达到的某些突破;因为约翰简洁地说:‘众人因耶稣起了纷争’。
这个节期另外方面是使耶路撒冷的所有光暗淡下来,直到四支大灯台点燃在圣殿中,这以后所有的火炬和灯火都被点燃,使圣殿变为巨大的‘光的中心’,这以后整个的耶路撒冷都光明起来。这些情景一直是在节期的前后出现,并且这样的仪式已深入人心,所以耶稣再一次站出来喊道:‘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生命的光。’(约八 12 )耶稣告诉我们所有的人,惟有祂是上帝在地上的代表,因上帝住在祂里面。
要充分评估耶稣和新约对祂所作的见证,如果不知道旧约和犹太人从中引出的习惯,是不可能的。 ──《每日研经丛书》
民数记注释 29:1
民 数 记
注释
二十九 1-6 吹角节献的燔祭
余下的 3 个节期都是在第七个月(提斯利月,即我们的 9 、 10 月之间)庆祝。在这月的头一天要吹角(参利二十三 23-25 )。献上的祭跟头两个节期所献的一样,除了只献一只公牛犊。吹角这行动亦是意味深长的。它招聚百姓和求神记念祂的百姓(参十 1-10 )。
二十九 7-11 赎罪日
七月初十日是赎罪日,所有的罪都要在这天除掉(利十六 1-34 ,二十三 26-32 )。这是全年中唯一一次大祭司可以进入至圣所的日子。神的圣洁和人的罪恶是绝对互不相容的(利十六;来九 7 )。在这一天,以色列人要「刻苦己心」。这希伯来字是表示「谦卑自己」,似乎还暗含禁食的意思。当天的献礼是要将祭牲烧尽,不会留下来吃(逾越节的羔羊是用来吃的),并将代罪的羔羊赶进旷野。后来,当以赛亚论到禁食的日子时,所指的可能就是这点(赛五十八 1-14 )。以色列人要刻苦己心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思过和悔罪。
二十九 12-38 住棚节的燔祭
「住棚节」这个名称是来自利未记二十三章 32 至 43 节,但在这里却没有提及。这是一年当中最后的一个重要节期,是在每年的 7 月 15 日举行庆祝。在节期的首天,要献上 13 只公牛犊、 2 只公绵羊和 14 只公羊羔。然后,在一连 7 天的节期中,献上的公牛犊每天递减一只。到了第八天,所献的祭牲就像其它节期所献的一样。民数记关注的是所献的祭。我们可以透过利未记和申命记十六章 13 至 17 节(亦参尼八 13-18 ),对会幕的重要性有更多的认识。这是最后收割的日子,是充满喜乐的时光,以色列人可以甘心乐意地带来各式的献祭( 39 节)。这亦是所罗门为圣殿举行奉献礼的日子,他在 14 天中,共献了牛 22,000 只,羊 12 万只(王上八 2 、 62-66 )。
这些节期中蕴含了重要的属灵模拟。逾越节(记念神拯救他们离开埃及和死亡)与基督被钉十字架互相呼应,七七节或五旬节(庄稼初熟的日子)则与圣灵降临和收割福音的初熟果子(徒二)互相呼应。同样地,住棚节使人联想到基督会在这世代终结时再来,标志着收获的完结。在七七节与住棚节之间是一段忙碌的日子,以色列人要为到未来的收获勤劳作工。同样地,在五旬节和主再来之间的这段时间,主亦打发工人出去在外邦人中间收割庄稼(太九 37-38 ,十三 30-39 ;路十 2 ;约四 35 )。到了世界末了的时候,所收割的就要被聚在一起,稗子将被丢在火炉中(太十三 39 ;可四 29 ;启十四 15 )。
收割的日子,亦正好记念神昔日带领他们进入应许地,和在那里丰丰富富地祝福他们(这正是他们为何要住在棚中,回想他们前往应许地的路程)。同样地,到了世界的末了,神的百姓会为到神带领他们进入永恒的国度而欢喜快乐。因此,住棚节是为了产业而庆祝,这亦是第二十六至三十六章的主题。最后还有另一个模拟。即如吹角是用以招聚百姓来守此最重要的一个节期,同样地,到了末后,也会吹角来招聚百姓在审判活人和死人的神面前聚集。
二十九 39-40 额外的献祭
这一切燔祭都是在甘心并许愿所献的以外。众多的祭牲是为了表达数之不尽的感恩。新约的一句经文可概括了献祭的核心──「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九 7 )。即使我们做了这一切,我们仍是没有功劳可夸的仆人,因为我们只是做了我们的本分(路十七 10 )。
民数记
民数记第二十九章
29:1
以色列有两种历法,一为宗教历,一为民事历。摩西律法中所载月份按宗教历计算,以“尼散月”为正月。本节的“七月初一”乃民事历的年首,相当于今天阳历九至十月间。
七月的第一日为吹角节。第十天为赎罪日。犹太人的新年从宗教历七月一日开始,相当于民事历的正月初一。参《利未记》的〈参考资料〉中的六、七两项。以及《利未记》16章,23:26-32及注释。
29:12 住棚节也在七月举行,自十五日开始,一连七天,每天献的祭都有规定,以纪念耶和华神当年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住在棚里(利23:33-44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