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十九章
第 19 章
路加福音独有的记载
路 19:1-10> 有些人实在很讨厌,叫人想要避开;你想耶稣爱他们吗?
19:1-10 罗马人为了庞大的帝国支出,向他们所统治的国家征收重税。犹太人很抗拒这些税项,因为这些税款是用来支持一个欺压他们的政府和外邦神只,可是他们仍然要被迫缴纳。在以色列,税吏是最不受欢迎的人物之一,作税吏的犹太人被同胞视为卖国贼。此外,税吏藉欺诈同胞以肥自己,因此,难怪当耶稣说“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时,群众就私下议论呢!尽管撒该不诚实,而且被视为卖国贼,耶稣仍爱他;他也作出了反应──悔改了。在每一个社会里,都有某些人因为政治、不道德行为或生活方式而被人厌恶,被视为是“不可接触”的。我们不要因社会压力而避开这些人,耶稣爱他们,他们也需要听到福音。
路 19:8> 撒该悔改后跟以前实在有很大的分别,真不可思义;我也悔改了,可是我……
19:8 从群众对撒该的反应来看,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极之奸诈的税吏。然而,当他遇到耶稣后,就知道自己需要悔改。他藉着把财产分给穷人,以及连本带利赔还他曾欺骗过的人的行动,来表明他内心的改变。单单口头上说跟随耶稣是不足够的,你必须改变你的行为,以表明你的信心。
路 19:9-10> 耶稣来,为要寻找──你可是被寻找的一位?
19:9-10 撒该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即神的选民,但他并没有跟随神。耶稣来是要寻找拯救迷失的人。一个人是得救或是遭撇弃,不是靠他的遗传,而是靠他对主的信心,信心比血统更重要。不论迷失的人的背景和生活方式如何,都可靠信心得到赦免和更新。
路 19:9-10> 也许犹太人会想,只要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便可得救;你较他们聪明,你知道得救是……
19:9-10 当耶稣说撒该是亚伯拉罕迷失的子孙时,听众肯定震惊。首先,他们极不愿意承认这个可恶的税吏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另外他们也不肯承认亚伯拉罕的子孙会迷失。他们不知道一个人得救或定罪不是因他的遗传;对主的信心比血统更重要。
路 19:11-27> 神赐给你的,你用来做了什么?为自己或是……
19:11-27 这个故事显明在耶稣升天及再来期间,跟随祂的人应做些什么。我们就生活在这段期间,所以这些对我们也是直接适用的。我们获得了丰富的资源,耶稣期望我们善用它,来建造扩展神的国。祂要问我们每一个人:“你用我所赐给你的做了些什么?”我们在等待神的国荣耀降临时,应为祂作工。
路 19:20-27> 没有赚钱就是错──也不一定,可我问你拥有恩赐不运用又如何?
19:20-27 为什么王这样严厉对待这个没有赚到金钱的仆人?他要刑罚这个人是因为( 1 )他不关心主人的国度;( 2 )他不遵行主人的旨意;( 3 )他只忠于自己;( 4 )他没有运用这些钱来做什么。像这个故事的王一样,神已给你恩赐,叫你为祂的国的利益而善用这些恩赐。你是否希望这国增长?你是否相信神会公平地统治这国?你是否像关心你自己的利益一样,去关心别人的利益呢?你是否愿意忠心的使用祂所交托给你的呢?
在耶路撒冷的最后一个星期
路 19:30-35> 你会不会奇怪,那人怎会轻易地把驴交给门徒?
19:30-35 到这时候耶稣已广为人所熟识,每个来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人都曾经听到过祂,而且曾有一段时间大部分人都欢迎祂。所以门徒只说声:“主要用它”,小驴驹的主人便高兴地把它交给门徒。
路 19:36-37> 耶稣进耶路撒冷的情况是怎样的?祂为何选在逾越节前进去?
19:36-37 耶稣要应验撒迦利亚书 9 章 9 节的预言:“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为了宣告祂实在就是弥赛亚,耶稣选择了一个所有以色列人都会聚在耶路撒冷的时间,一处最多群众可以看到祂的地方,以及一种宣告祂使命的明确方法。人们都变得狂热起来,他们现在确知很快便会得到释放。
路 19:38> 人真善变,对耶稣一时一样;我,好像也是……
19:38 那些赞美神赐给他们一位王的人,希望耶稣是国家领袖,使国家恢复以往的荣耀,因此他们听不进先知说的话,看不见耶稣真正的使命。当他们发觉耶稣不是要达到他们的愿望时,都转过来攻击祂。
路 19:42-44> 为耶路撒冷哀哭?太早了一点吧,它不是好好的存在吗?
19:42-44 耶稣这些话在四十年之后应验了。在公元 66 年,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三年后,罗马维斯帕先王派遣他儿子提多来扫平叛乱。罗马军队攻打耶路撒冷,攻破外围城市,却不能攻下这城。最后他们采用围困战术,在公元 70 年攻陷这个再无抵抗之力的城市,并放火焚城。在提多的大屠杀中,一共有六十万犹太人死于刀下。
路 19:47> 多了一个新名词,“百姓的尊长”又是一些什么人?
19:47 百姓的尊长是指谁呢?这可能包括政治、商业及法律界中的佼佼者,他们有很多理由想除灭耶稣。其一,耶稣曾经把在圣殿里做生意的商人赶出来;此外,祂传道的内容常常针对不公义的事,而祂的教训又对穷人有利;还有,祂受欢迎的程度会引起罗马人的注意,而他们却希望尽量避免与罗马人有任何交往、瓜葛。──《灵修版圣经注释》
路加福音第十九章
税吏撒该得救(十九 1 ~ 10 )
.税吏撒该( 1 ~ 2 )
撒该是税吏长,有权柄、有地位,又是财主,这是多少人羡慕追求的人生。但撒该的心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因为他面对众人的厌弃、拒绝,金钱并不能使他满足。
.撒该渴慕耶稣( 3 )
撒该必曾风闻耶稣传道叫人悔改的事,他也可能听说税吏马太弃税关跟随主的事,故此,他也要看看耶稣。太多基督徒往往只停留在知道耶稣的阶段,而没有以行动经验祂的真实,以致信仰生活常在疑惑当中。
.撒该的决心( 4 ~ 6 )
撒该有两方面的困难:主观的困难是他的身量矮,客观的环境是耶稣被许多人包围,他不能接近耶稣。撒该决心克服困难,他向前又向上,跑到前头又爬上桑树,并且把握机会,因为他知道耶稣必从那里经过。有什么困难叫你不能到耶稣面前呢?你必须把握机会,不然就后悔莫及了!
.撒该得救( 7 ~ 10 )
撒该蒙主呼召,就立即从树上下来,接待耶稣到他家里。撒该虽然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有其传统的宗教信仰,却没有得救。撒该接待耶稣,认罪悔改,从他归还讹诈的钱,把一半家财赒济穷人,可知其生命的改变。这正是主到世上来的目的,撒该找到了主,得蒙拯救,是因为有谦卑认罪和悔改的心,救恩临到他和他的家庭。撒该的经验见证了主对罪人的接纳,愿意我们同样得主的拯救。
祈祷 主啊,改变了撒该的生命,也必能改变我。
交银的比喻(十九 11 ~ 27 )
.主设此比喻的动机( 11 ~ 12 )
当主耶稣离开耶利哥往耶路撒冷,跟随的人和门徒以为他要在耶路撒冷作王,又以为神的国快要显现。主知道他们错误的想法,就设此比喻。这比喻中的贵胄,显然是指主自己;“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是指祂复活升天以后还要再来,那时神的国才降临,祂也要与仆人们算帐。
.恩赐与赏赐( 13 ~ 26 )
主交银给十个仆人,“十”是代表全体的数字,每一个蒙恩得救的信徒都从主那里领受恩赐,所以信徒应当把握机会,运用恩赐,忠心见证主恩,传扬救主,等主回来时好交帐。主得国回来算帐的时候,那忠心殷勤作工、为主多得人、多结果子的必有大赏赐,主要将更大的责任和更大的权柄托付他们。但那些虽得救却懒散不结果子的,主来时必受亏损,被定罪,因为审判是从神的家开始的。你我也从主得恩赐,也当努力为主工作,以免因不结果子而被主厌弃。
.仇敌的下场( 27 )
仇敌是指那些敌挡基督、拒绝主,不让祂作自己生命主宰的人,其结局就是死,就是灭亡。
祈祷 主啊,我愿意忠心传扬的救恩,引人归主。
主进圣城的荣耀(十九 28 ~ 48 )
.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 28 ~ 40 )
1. 遣徒借驴( 28 ~ 34 ):主打发两个门徒去村内借驴,他们所遇见的正如主所说的,显明主耶稣无所不知的神性。驴的主人听说“主要用它”,就毫不推辞,甘心乐意地任他们牵去为主所用。这种乐意奉献的心,是是应当效法的。哪些你舍不得奉献的,就是拦阻你与主相近的事物。
2. 主进圣城的荣耀( 35 ~ 40 ):从来没有人骑过的驴驹,却能顺服地为主所骑,这给我们很宝贵的教训和启示。门徒拥戴、呼唤并赞美主的情景,使我们预见将来主在祂荣耀中降临时的盛况,这岂不叫我们每天也欢呼赞美主吗!
.主为耶路撒冷哀哭( 41 ~ 44 )
主知道这次欢呼之后,几天内会有另一种呼喊:“钉祂十字架”,于是祂不禁为这屡次杀害先知的耶路撒冷哀哭。在主被钉十架、复活升天后不到四十年,罗马的提多将军围攻圣域,城陷之日,选民大遭杀戮,城墙被拆毁,正如主所预言“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
.主洁净圣殿( 45 ~ 48 )
主耶稣第一次进圣城洁净圣殿,记载在约翰福音第二章。这是主最后一次进圣城,祂再次洁净圣殿,赶出做买卖的人,因为主说“我的殿必作祷告的殿”。你我也不应让任何不洁的事物留在心中,岂不知我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
祈祷 主啊!我愿进住我心,作我的主、我的王。──《新旧约辅读》
路加福音 第十九章 注释
19:1-10 耶稣和撒该
2
「税吏长」:可能是当地税局的首长。耶利哥位於交通要塞,
且盛产农产品,所以税收丰富。
7 「他竟 ......
住宿」:见路3:12注; 5:30注。
8
犹太拉比认为:把家产的五分之一分给穷人便已足够;人若敲
诈了别人,只须偿还原数另加五分之一(参利6:5; 民5:7)。
撒该的宣布显出他已真心悔改。
9-10
虽然撒该一度活在罪恶中(失丧),但他仍是神选民的後裔(
亚伯拉罕的子孙),是耶稣寻找拯救的对象。
19:11-27 十锭银子的比喻
11
众人以为耶稣要在耶路撒冷展开以神为本的弥赛亚国度。
12
取材自当日的政治背景:罗马帝国的藩王每每要亲往首都罗马
,从皇帝那里领受统治权。在属灵的属面,耶稣也不是马上实
现 的王权,而在 第二次再来之前, 也是遭人敌对, 也
有工作要 的信徒尽心履行。
17-19 王的赏赐是更多工作的机会。
22-23 太25:24-27注。
26 见太25:29注。
19:28-40 耶稣光荣地进耶路撒冷
29 「伯法其」,
「伯大尼」:见可11:1注。
30 「从来没有人骑过」:见可11:2注。
31, 34
「主要用它」:若参33节可知「主」并不是指驴驹的主人,而
是指耶稣自己。
36 「把衣服铺在路上」:见可11:8注。
耶稣骑驴驹的象徵意义,见太21:4-5及注。
38 「在天上有和平」(参2:14):
神已赐下使人与 和好的救恩。
「在至高 ......
荣光」:当因弥赛亚的到来而将荣耀归给神。
(参太21:9「高高在上和散那」)
39-40
法利赛人不满门徒公然拥戴耶稣为弥赛亚(38),但耶稣却认
可门徒的做法。
19:41-44 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
耶稣的到访本应是带来救恩的「眷顾日子」,但耶路撒冷居民抗拒耶
稣,眼睛蒙蔽,不知这救恩的时机已变成了定罪的因由。
「你的仇敌 ......
在石头上」:预言耶路撒冷被敌人围困、政陷
、屠杀(见太24:1-2及注;参附注:耶路撒冷的沦陷)。
19:45-48 耶稣洁净圣殿
45 「作买卖的人」:见太21:12注。
46 耶稣的话,见可11:17注。
思想问题(第 19章)
1 你认为本章 10节可否成为路加福音的钥句?试举例以说明之。
2 「十锭银子的比喻」对於今日信徒有什麽教训呢?
你如何使用神赐给你的一切?
3 本章 26节主人所说的话是否很不公平?
这比喻是否鼓励信徒以功德取悦於主?为什麽?
4 你以为 27节是否反映主对仇敌的暴戾性格?
倘若不是,这话包含什麽意思?
5 耶稣这次公开进入耶路撒冷的用意何在?比较亚 9:9。
想藉此告诉人 要作怎样的王呢?对照启 19:11。
6 主的吩咐( 30-34)和门徒所遇见的事实完全相符,这对主的属
路加福音第十九章
众所鄙视的贵客(十九 1-10 )
耶利哥是一个非常富庶和重要的城镇。它坐落在约但谷,为通往耶路撒冷必经之要道,水路交通可达约但河以东。这里有一大片的棕树林,而闻名世界的香油树,使方圆数里洋溢 一片香气。城中的玫瑰园更是远近知名。人喜欢称之为‘棕树城’。约瑟夫( Josephus )称之为‘圣地’,‘巴勒斯坦最肥美之所’。罗马人把这里的枣子和香油销售到世界各地,闻名于时。
这些因素促使耶利高成为巴勒斯坦最重要的课税中心之一。我们已提过税吏所征的课税,以反他们聚敛得来的财富(路五 27-32 )。撒该在他的行业处于领袖地位;他也是最为人所憎恶的人物。在他的故事里,可分三个阶段。
(一)撒该虽然富裕却并不快乐。无可避免的,他非常寂莫,因为他所走的路向,使他在 众中备受排斥。他曾经听闻这 位接待罪人和税吏的耶稣,他在忖量耶稣会否与他说话。为人所鄙视憎恶的撒该,需要追求上帝的爱。
(二)撒该,不管任何困难决定要见耶稣。对撒该而言,混在 城当中是做一件非常勇敢的事,因为不少人会趁这机会,对这矮小的税吏拳打脚踢,施予报复。对普通百姓而言,简直是机不可失。撒该这一天也许会满身瘀伤。他易量矮小,不能看见──众则幸灾乐祸,故意阻住他的视线。故此撒该跑到前头,爬上一棵桑树。有一位旅行寥这样描述桑树,它像‘英国橡树,树荫怡人。经常是人所喜爱的行道树……易于攀爬,树干短小,横枝四出。’这一切对撒该来说,实 在并不容易,但这矮个子具有坚定不移的勇气。
(三)撒该以实际行动向 众表示他的改变。当耶稣宣告在他的家里留宿,以及当他得到了这样一个奇妙的新朋友时,他立即作出决定。他决定以他所有的一半分给穷人;余下的一半,他也不是要留为己用,而只是作为讹诈人的赔偿,并且他自己自认有罪。
他赔偿人的数目,远超过法律所规定的。只有故意破坏和残暴的抢劫,才需要作四倍的赔偿(出廿二 1 )。若属普通抢劫,而原来的财货已不能寻回,则两倍赔偿(出廿三 4 , 7 )。若果自首和自愿赔偿损失,那只要归还失物的原来价值,另加五分之一(利六 5 ;民五 7 )。撒该决意要比法律所要求的赔偿更多,他要以行动来表示他的改变。
包汉 博士( DR. Boreham )有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有一个聚会正在进行,当中几个妇女分别在作见证。有一妇人一直保持 漠然的静默。她被邀作见证,但她拒绝这要求。于是便问她理由何在,她回答说:‘刚才作见证的四位女士欠我的钱,而我和我家正陷于半饥饿的困境,因为我们没有钱买吃的。’
只尚空谈的见证是一无价值的,除非这见证是以实际的行动作为诚意的保证。耶稣基督要求我们的,不仅是话语的改变,而是生命的改变。
(四)故事是以这句伟大的话作结束: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我们要小心体会 失丧 的含意。在新约中,这并不是指受罚或受死。它只是简单表示 在错误的地方 。一件东西失去了,乃是指它从本来的地方流失到另一错误的地方;而当我们找获这失去的东西时,我们会把它放回原处。人的失落是在他离开了上帝;他被寻获是他再度回到本来的地方,作天父家中顺服的儿女。
国王对仆人的信任(十九 11-27 )
众人正在听见这些话的时候,耶稣因为将近耶路撒冷,又因他们以为上帝的国快要显出来,就另设一个比喻说:‘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便叫了他的十个仆人来,交给他们每人五镑银子。说:‘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他本国的人却恨他,打发使者随后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他既得国回来,就吩咐叫那领银子的仆人来,要知道他们作生意赚了多少。头一个上来说:‘主啊,你的五镑银子,已经赚了五十镑。’主人说:‘好,良善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第二个来说:‘五啊,你的五镑银子,已经赚了廿五镑。’主人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又有一个来说:‘主啊,看哪,你的五镑银子在这里,我把他包在手巾里存,我原是怕你,因为你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主人对他说:‘你这恶仆,我要凭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为什么不把我的银子交给银行,等我来的时候,连本带利都可以要回来呢。’就对旁边站的人说:‘夺过他这五镑来,给那有五十镑的。’他们说:‘主啊,他已经有五十镑了。’主人说:‘我告诉你们,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至于我那些仇敌不要我作他们王的,把他们拉来,在我面前杀了罢。’ (巴氏译文)
在耶稣所讲述的比喻中,这则比喻是相当独特的,因为唯独这个比喻,其中部分内容是有史实根据的。故事讲述一个国王要接收一个王国,而当地人民却设法阻止。大希律死于主前四年,他把国土分与希律安提帕( Herod Antepas ),希律腓力( Herod
Philip )和亚基老( Aachelaus )。这样的分配是要得罗马人的同意,才可生效;巴勒斯坦是罗马人统治下的藩国。亚基老分配所得的,是犹太一地:他跑到罗马企图说服奥古士督( Augustus )准许他进驻犹太。与此同时,犹太人却派遣了一个五十人的使团,向罗马的奥古士督表达他们不愿亚基老为王的意愿。结果,奥古士督批准了亚基老的请求,只有没有称他为王罢了。犹大地的百姓,一听到这个比喻,便会立时想起这比喻的历史背景。
这则有关国王和他的仆人的比喻,为基督徒的生活,展示出几个重要的原则。
(一)故事论及国王对仆人的 信任 。他把金钱留下给仆人,便起身而去,任凭他们以他们认为最佳的方法予以运用。他一点也不干涉,或是加以阻挠。他任由他们各师各法。上帝对我们的信任也就是这样。有人曾谓:‘上帝对我们最好的地方,便是祂信任我们,让我们各展所长。’
(二)故事论及国王给仆人的 考验 。正如大多数的情形一般,这种信任乃是一种考验;考验一个人在小事上是否可以信赖。有时候人替那些在日常例行工作表现散漫的人,找一个藉口说: 他不屑于琐事 。上帝却并不如此,祂正是在这些日常事务上考验众人,而耶稣自己就是最佳的例子。在祂三十三年的生涯中,耶稣在拿撒勒度过了卅年。若非祂在拿撒勒的任务,无论是作为一个木匠,或负养家的责任,表现得绝对的忠诚,上帝也不会赋予祂作为世人救主的伟大使命。
(三)故事论及国王的 奖赏 。忠心仆人所得的奖赏,并不是叫他们从此洗手不干,坐下来好好的享受。他们的奖赏,一个是管理十座城,另一个是五座城。工作的奖赏便是负担更多的工作。对别人最佳的恭维,莫过于给他们更繁重更艰辛的使命。上帝对那些经得起考验的人的奖赏,便是更深的信任。
(四)这则比喻以一条严苛的生活法则作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一个人玩游戏,如果不断练习的话,他必然会愈来愈出色;假若疏于练习,他们的技巧便要倒退。又假若我们有纪律的锻炼体格,身体便会扎实强壮;相反的话,便会变得松弛无力。学生学习拉丁文,能够不断努力,那么拉丁文学的宝库便会为他而敞开;反之,便会忘掉一切。如果我们真切的追求良善,克服一次又一次的试诱,新的境界和新的美善,便会为我们开启;相反的话,我们放弃努力,贪图捷径,那么以往对诱惑的抗拒能力便告失去,而我们只有从高处一直滑下去。
基督徒的生命并没有静止不动的那回事。我们一是所得的愈来愈多,一是尽失一切。我们要吗攀上滨 ,要吗向下坠落。
奉主名来的王(十九 28-40 )
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只有十七哩,此刻,耶稣差不多已到达目的地。耶路撒冷,旅程的终站,就摆在前头。先知们有个习惯,是他们时常采用的。当说话再不生效,当人们拒绝接受或不能领悟的时候,他们便会采取一些戏剧性的行动,把他们要传达的信息,好像图画般展露人前,叫每一个人都要看见。这些戏剧性行动的例子见之于列王妃上十一章廿九至卅一节;耶利米书十三章一至十一节;廿七章一至十一节;以西结书四章一至三节;五章一至四节。耶稣现在所计划的,就是这样的戏剧性行动。祂要骑 驴子进入耶路撒冷,这样做便足以表明祂就是那弥赛亚,上帝所膏立的君王。关于耶稣这次进入耶路撒冷,有几件我们是要注意的。
(一)这次进城是经过小心的安排,而不是突然地冲动的行动。耶稣没有把事情担搁至最后一刻,祂早已 驴驹的主人安排妥善, 主要用它 便是早已选定的口令。
(二)这次的举动,是以无比的勇气,对权威光荣的挑战。这个时候,耶稣已是人头有价(约十一 57 )。如果耶稣要进入耶路撒冷,照理祂应当偷偷的溜进去,并且要在后巷一些隐蔽之处躲起来。但今回祂这样的昂然进城,就好像站在舞台中央,成为灯光的焦点。试想一个人,一个被追捕者,在人头有价之情况下,竟然故意的骑 驴子进城,叫万人注目。而耶稣这份勇气,简直是匪夷所思。
(三)耶稣是故意的宣称自己为王,为要应验撒迦利亚书九章九节所提及的,并且祂还要指出祂是那一种的王,驴在巴勒斯坦,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只是一种低贱的牲口,相反的倒是相当尊贵。只有在战时,君王才会乘马;在和平的时候,总是骑驴的。因此乘驴而来的耶稣,乃是以慈爱和平的王者姿态出现,而并非 众所期待和等候的,要来统治世 界的战争英雄。
(四)这是耶稣最后一次的请求。耶稣这样进来,就像张开双手,说:‘直至现在,你们仍不愿意接受我做你们的王吗?’在人的憎恨把祂吞没之前,祂愿意再一次的以爱相邀。
耶稣的同情和愤怒(十九 41-48 )
这段经文分别记载了三个不同的事件。
(一)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从橄榄山下来,整个壮丽的耶路撒冷城便尽入眼帘。耶稣来到路的转角处,便停下为耶路撒冷哭泣起来。祂知晓这座城的命运。这时候犹太人甚至从事政治活动和阴谋,结果导致耶路撒冷于主后七十年被毁灭,整座城变作一个废墟。犹太人的悲剧在于如果他们能够接纳基督,放弃他们对政治权势的美梦,这件事便根本不用发生。
耶稣的眼泪就是上帝的眼泪,祂为 世人背叛祂底意旨的愚拙,以致卷入不必要的痛苦和灾难中而感到伤痛。
(二)耶稣洁净圣殿。路加的叙述是十分简短的;马太的则较为详尽(太廿一 12 , 13 )。耶稣就是道成肉身的爱心,他为什么会对这些在殿里兑换银钱和买卖牲口的人如此粗暴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兑换银钱的人。每一个男性的犹太人,每年都要捐上半舍客勒的殿税。半舍客勒约值六便士,而这数目已是一个工人的两日工资了。在逾越节前一个月,各城各乡都搭好了棚子以利捐税;而殿税的大部份,却是出自来耶路撒冷参加逾越节的朝圣者直接的献捐。在巴勒斯坦,各地的货币都可通用,在一般情玩下,各地的货币同属有效,这包括──希腊、罗马、推罗、叙利亚、埃及。但殿税却一定要用殿里头的半舍客勒,不可多也不可少;或是采用普通的加利利的舍客勒。兑钱者就是为此而来。换半舍客勒的收费是 一文 ( Maah ),价值等于一便士。如果兑换大额的钱币,除了要付兑换半舍客勒的原来 一文 外,另外加收半文。根据统计,这些兑换银钱的人,一年的利润乃是介乎八千镑至九千镑间。这是刻意的敲诈,对于付不起捐税的穷人更是一种剥削。
第二,让我们看一看那卖牲口的。差不多每一次上圣殿去都是和献祭有关的。祭牲本来是可以以合理的价钱在外头购买,但管殿堂的却设立专人验查每一只带来的祭牲是否毫无斑点和瑕疵。因此,最了当的方法就是在殿里头由官方所设的摊档购买。而许多时候,殿里头一对鸽子的价钱可以高达七十五便士,而若在外边买的话,则还用不到五便士便可以了。显然这是对穷苦的朝圣者一种有计划的剥削,是合法化的强盗行径。更有甚者,这些殿里头的摊档,一般人称为‘亚拿之摊棚’,乃是大祭司家族的产业。这解释了为什么耶稣在被捕后,首先便被解到亚拿面前(约十八 13 )。由于耶稣曾经对他的邪恶的专利事业出言指斥,故此他实在满心高兴,幸灾乐祸。耶稣大刀润斧的洁净圣殿,是因为发现其中的买卖,竟是用来剥削无助的男女。耶稣的愤怒,并不是单单为了敬拜的庄严,受到货卖交易的干扰,而是基于用来敬拜上帝的圣殿,竟然被人利用,成为对敬拜者的剥削。耶稣采取这样激烈的行动时,心中正燃烧 正义的爱火。
(三)身处险境,耶稣仍然在圣殿教训人,这份勇气直叫人难以置信。这是对危险的公然藐视。这一刻,掌权者仍然奈何祂不得,因为百姓对耶稣的话十分贴服。但每说一次话,便要多冒一次险;祂知道问题只在或迟或早,结局应快到了。基督徒的勇气,应该与主的勇气相配。祂留给我们一个榜样,叫我们永不要耻于表明自己是属于谁的,以及表明自己所事奉的是谁。──《每日研经丛书》
第十九章
十三·撒该为主(一九1~10)
撒该归主的例子说明了路加福音十八章27节的真理:“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却能。”撒该是一个财主,在一般情况财主可说是不可能进入神国的。但撒该在救主面前自己谦卑,不让他的财富成为他灵魂和神之间的阻隔。
一九1~5 主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祂进了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撒该……要看看祂;无疑这是出于好奇心。虽然他身为税吏长,但为要见救主,却不耻下士,做一些异常的事情。因为他身量矮小,知道自己难以清楚看见耶稣,就跑到前头,爬上一棵在主经过的路旁的桑树。这个信心的行动没有被忽略,耶稣走近的时候,抬头一看撒该。祂吩咐撒该快快下来,并提出要到这个税史家中作客。这是唯一的记载,主自己提出到一个人家里作客。
一九6 撒该遵命而行,欢欢喜喜的接待主。我们几乎可以确定他从这时开始已经归主。
一九7 批评救主的人都议论,因为祂到一个出名的罪人家里去住宿。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祂来到像我们这样的世界,根本只可以到这样的家庭去!
一九8 救恩为税吏的生命带来急剧的转变。他告诉救主,他有意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在这刻之前,他一直尽量从穷人搜刮金钱)。他又计划四倍偿还那些不诚实得来的钱,超出了律法的要求(出二二4,7;利六5;民五7),显明撒该现在为爱所约制,而以前他是被贪欲操纵。
无疑撒该曾用不诚实的方法取得东西。邬斯特将第8节下半译作:“因我曾不正当地苛索……。”没有用“若”字。
这里撒该好像要夸耀自己的博爱仁慈以赢取救恩似的。事实不是这样。他是说他在基督里的新生命,叫他想为过去作出赔偿;并因感谢神的救恩,他现在想用自己的钱财来荣耀神,给邻舍带来祝福。
本节是圣经中最大的赔偿之一。救恩并没有叫个人不用更正以往的错误,新生也没有令未归主时的欠债一笔勾销。如果在得救前偷了钱,这人在成为神的儿女后,真诚感恩的心要求他偿还这些钱。
一九9 耶稣明明的宣告,救恩到了撒该的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撒该得着救恩不是因为他生来是犹太人。“亚伯拉罕的子孙”这个说法所表示的意思,不止肉身的后裔那末简单,这话说明撒该对主有相同于亚伯拉罕的信心。同时,救恩临到撒该的家也不是因为他的慈惠和赔偿(8节),这些是救恩产生的影响,不是原因。
一九10 回答那些批评祂与罪人同住的人,耶稣说:“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换句话说,撒该归主正达成了基督到来这世界的目的。
十四·十锭银子的比喻(一九11~27)
一九11 救主离开耶利哥,将近耶路撒冷的时候,许多跟随祂的人以为神的国快要显出来。祂以十锭银子53的比喻,打破他们这种错误的希望。祂表明祂第一次和第二次降临之间会有一段空档时间,门徒要为祂忙碌。
一九12,13 比喻中的贵胄好比历史中的亚基老。他被希律选为继承人,却被百姓弃绝;他到罗马去证实自己的委任,然后回去,赏赐仆人,杀了仇敌。
在比喻中,主耶稣自己就是那个贵胄,祂往天家去,等候再回来,在地上建立祂的国。十个仆人代表祂的门徒,祂给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用这些银子去作生意,直等到祂回来。虽然主的仆人在才干和能力方面各有不同(请看才干的比喻,太二五14~30),但他们都拥有一些相同的东西,例如分享福音的特权,向世人介绍基督和祷告的特权等。毫无疑问,十锭银子所指的是这些。
一九14 本国的人代表犹太国,他们不单弃绝祂,还在祂离开后,打发使者随后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使者的信息可能代表他们怎样对待基督的仆人,如司提反和其它殉道者。
一九15 就安排上而言,主似乎是回来建立祂的国,然后要跟那领银子的仆人算帐。
今世信徒的事奉要在基督的审判台前被检验,这事要发生在天上,在信徒被提之后。
那些在大灾难期间为基督作见证的忠心犹太余民,要在基督第二次降临时受检验。这个审判看来是本段经文首要表达的。
一九16 头一个仆人用托付给他的一锭银子赚了十锭。他警觉到钱不是他自己的(“你的一锭银子”),于是他尽一己所能,令主人得最大的利益。
一九17 主人称赞他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这给我们一个提醒,即使我们已经做到最好,仍然是无用的仆人。他的赏赐是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忠心事奉的赏赐看来与基督国度里的统治有关。门徒统治的范围决定于他奉献和尽力的实量。
一九18,19 第二个仆人用原先的一锭银子赚了五锭,他的赏赐是可以管五座城。
一九20,21 第三个没有带甚么来,只有借口。他把小心地包在手巾里存着的一锭银子交还,没有用这锭银子赚到甚么。为何没有?他尽量把责任推给贵胄,说贵胄是严厉的人,没有付出的地方要回报。他自打嘴巴。如果认为贵胄是这样的人,他至少可以将那锭银子交给银行,赚取一些利息。
一九22 耶稣引述贵胄的话,并不是承认这是对的。仆人存着恶心,他自己懒惰,反责怪主人。但他若真的这样相信,就应该有相应的行为。
一九23 本节似乎暗示,我们既可以把自己一切所有的拿出来为主作工,也可以交给别人,为祂使用。
一九24~26 贵胄对第三个仆人的判决,是夺过他这一锭来,给那头一个赚了十锭的。我们若不为主利用我们有的机会,机会就会被夺去。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神必会看见我们有方法为祂作更大的事奉。把那锭银子给那已有十锭的似乎不公平,但这是属灵生命的定律。那些热切地爱祂、事奉祂的仆人,会不断得着更多的机会。若不能把握所有机会,就会失去所有机会。
第三个仆人损失了赏赐,但经文没有指明有其它惩罚。他的得救明显没有问题。
一九27 不愿贵胄作他们的王的百姓,被宣告为仇敌,判定死刑。这是令人叹息的预言,说到弃绝弥赛亚之民的结局。
拾·人子在耶路撒冷(一九28~二一38)
一·凯旋进京(一九28~40)
一九28~34 这是祂钉十架前的星期日。耶稣在上耶路撒冷的途中,正走近橄榄山的东麓。将近伯法其和伯大尼……就打发两个门徒进一个村子里,去领一匹驴驹,为祂进入耶路撒冷之用。祂准确地告诉他们,在那里会找到那头牲畜及主人会说些甚么。门徒向那主人解释了他们的使命后,主人看来很愿意释放驴驹为耶稣用。也许他们以往因主的工作得过祝福,曾提出任何时候主有需要,都乐意协助。
一九35~38 门徒以自己的衣服为主做了一个坐垫或鞍座。当祂从橄榄山西麓上耶路撒冷的时候,众人把衣服铺在祂面前的路上。然后,跟从耶稣的人因见过所行的一切异能,就异口同声的发出赞美之声。他们高呼,拥戴祂为奉主名来的王,又呼喊祂的降临使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他们呼喊“在天上有和平”,而不是“在地上有和平”,这点很重要。地上不可能有和平,因为和平之子被弃绝,并且快要被杀害。但因着基督将要死在加略山的十架上,并升上高天,所以在天上有和平。
一九39,40 耶稣公开地受到这样的尊崇,法利赛人就愤愤不平了。他们表示,耶稣应该责备祂的门徒。但耶稣回答说,这样高声赞美是不可免的,若是门徒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主因此责备法利赛人,比没有生命的石头更顽梗、更没反应。
二·人子为耶路撒冷哀哭(一九41~44)
一九41,42 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的时候,为城哀伤叹息,谓她已丧失黄金机会。只要那里的百姓接受祂为弥赛亚,他们就已得着平安;但他们没有看出祂就是平安的源头。现在已经太迟了。他们已经决定怎样对待人子。因为他们弃绝祂,祂使他们眼睛瞎了;因为他们不看祂,便再也看不见祂了。
在这里稍停一下,仔细想想救主的眼泪的奇妙。正如谭姆士曾说,“让我们坐在基督跟前,直到学会祂眼泪的秘密,既看见城市和乡村的罪恶和忧伤,便也为她们哀哭。54”
一九43,44 耶稣严肃地预示了提多的攻城──这个罗马将军怎样围绕耶城,困住里面的居民,屠杀年幼年长的人,并夷平城墙和建筑物,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这全都是因为耶路撒冷不知道眷顾她的时候。主曾经眷顾耶城,给她救恩;但百姓不要祂,在他们计划的事情里,没有留给祂的地方。
三·再次洁净圣殿(一九45,46)
耶稣在开始公开传道时曾洁净圣殿(约二14~17)。现在祂的使命快要完结,祂便进入这庄严的地方,赶出令祷告的殿变成贼窝的人。将商业主义引进神的东西是常常出现的危险。今天的基督教界正被这种罪恶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教堂义卖和联谊会,有组织的集资运动,为利益而传福音──全都奉基督的名来进行。
基督引用了圣经(赛五六7和耶七11)来支持祂的行动。教会里每个改革弊端的行动,都要以神的话为根据。
四·天天在殿里教训人(一九47,48)
耶稣天天在殿里教训人──不是在圣所里面,而是在百姓能到的庭院。宗教领袖苦寻借口要杀他,但一般百姓仍为这个行奇事的拿撒勒人所吸引。祂的时间还没有到。但那时刻快要来临,祭司长、文士和法利赛人要渐渐靠拢谋害祂。
这天是星期一;翌日是星期二,是祂公开教训人的最后一天。二十章1节至二十二章6节有记述。──《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 丰盛生命研读本
路 加福音
19:1
1~10 撒 该: 直
到 被 钉 十 字 架 之 前 不 久,耶 稣 仍 在 寻 找 失 丧 之 人 (10 节 ) ,
这 正 是 他 到 世 上 来 的 目 的 ( 比 较 15:3~7 ;
结 34:16) 。 撒 该 是 一 个 税 吏, 当 时 的 税 吏 依 靠 向 他 人 超 额 索 取 税
款 的 讹 诈 行 为 谋 生。 因 此, 百 姓 都 非 常 鄙 视 他 们。 主 耶 稣 仍 然 关 心 像 撒 该 这 样 的 人。 这 一 点 也 勉
励 我 们 应 当 竭 力 把 福 音 传 给 那 些 在 社 会 中 不 受 欢 迎 的 人,因 为 所 有 的 人 都 已 失 丧,需 要 基 督 的 救
赎。
19:8
给 穷 人: 真 正 认 罪 悔 改、 诚 心 相 信 基 督 的 人, 终 必 下 定 决 心 改 变 自 己 不 义 的 外 在 生 活 方 式。 任 何 人 都 不 能
在 声 称 自 己 认 识 耶 稣、 已 经 得 着 他 的 救 恩 的 同 时, 仍 然 生 活 在 欺 骗 和 恶 待 他 人 的 罪 恶 当 中。
19:13
直 等 我 回 来: 十
锭 银 子 的 比 喻 说 明 每 一 位 得 救 的 信 徒 都 有 忠 心 运 用 神 的 一 切 赏 赐 的 责 任。 我 们 每 个 人 都 从 神 领
受 了 充 足 的 机 会、 时 间 和 各 种 条 件, 使 我 们 能 够 借 着 善 行、 祷 告 和 奉 献 以 及 其 它 许 多 途 径 为 主 而
活。
19:17
有 忠 心: 任
何 忠 心 事 奉 主 并 且 全 心 承 担 主 的 托 付 的 人, 在 将 来 属 神 的 国 度 当 中 都 必 得 着 丰 富 的 赏 赐。这 些 人
将 在 新 天 新 地 里 承 担 更 重 要 的 任 务 ( 启 21:1) 。 那 些 对 主 少 有 忠 心 的 人, 在 神 的 国 中 将 处 于 比 较 低 的 地 位,领 受 更 少 的 责 任。
19:26
连 他 所 有 的,也 要 夺 过 来: 参
太 25:29 注。
19:28
上 耶 路 撒 冷: 耶
稣 骑 驴 进 耶 路 撒 冷 一 事 公 然 显 明 他 就 是 所 预 言 的 以 色 列 的 王 和 弥 赛 亚 ( 参
亚 9:9 注 ) 。
1. 先 知 撒 迦 利 亚 早 已 预 言 过 耶 稣 要 如 此 进 入
耶 路 撒 冷。
2. 主 耶 稣 刻 意 通 过 这 种 谦 谦 卑 卑 进 入 圣 城 的
行 动 表 明 他 的 国 不 属 这 世 界, 更 不 会 借 助 暴 力 或 其 它 势 力 来 统 治 世 界。 主 耶 稣 绝 对 不 愿 以 军 事
霸 主 的 姿 态 出 现,这 足 以 证 明 他 的 国 是 属 灵 的 国。
19:41
看 见 城, 就 为 它 哀 哭: 主
耶 稣 深 知 百 姓 和 他 们 的 领 袖 迫 切 期 待 的 乃 是 一 位 政 治 性 的 弥 赛 亚,他 们 最 终 会 弃 绝 他 这 位 从 神
所 来 的 弥 赛 亚。 在 此 他 因 怜 悯 百 姓 即 将 遭 遇 的 可 怕 审 判 而 哀 哭。 “ 哀
哭 ” 一 词 在 希 腊 文 中 不 仅 有 流 泪 的 意 思, 也 有 哀 伤、 悲 恸、 叹 息、 呜
咽、 因 心 灵 极 为 痛 楚 而 哭 泣 的 意 思。 主 耶 稣 本 是 神, 他 所 显 露 的 不 单 单 是 自 己 的 感 受,他 更 向 我 们
显 明 了 父 神 因 人 类 的 失 丧 堕 落 却 又 拒 绝 悔 改 和 接 受 救 恩 而 伤 痛 破 碎 的 心 ( 参 可 11:9 注 ) 。
19:43
你 的 仇 敌 …… 环
绕 你: 耶 稣 的 这 段 预 言 在 40 年 以 后 ( 主 后 70 年 ) 果 真 应 验: 罗 马 大 军 攻 陷 圣 城 耶 路 撒 冷, 几 十 万 的 犹 太 人 被 杀 。
19:45
赶 出 里 头 作 买 卖 的 人: 洁
净 圣 殿 既 是 耶 稣 公 开 事 奉 时 所 做 的 头 件 大 事 ( 约 2:13~22) , 也 是 他 在 事 奉 完 结 时 所 做 的 最 后 一 件 大 事 ( 比
较 太 21:12~17 ;可 11:15~17) 。 耶
稣 在 烈 怒 中 将 一 切 不 虔 不 义、 贪 婪 和 毁 坏 圣 殿 真 正 属 灵 目 的 的 人 驱 逐 出 神 的 家。 在 主 耶 稣 的 3 年 公 开 事 奉 当 中, 他 曾 两 次 洁 净 圣 殿, 其 中 包 含 着 以 下 一 些 极
其 重 要 的 属 灵 教 训:
1. 耶 稣 基 督 最 关 注 的 是 教 会 的 圣 洁 和 真 诚 ( 比 较 约 17:17, 19) , 基 督 受 死 的 目 的 乃 是 要 “ 把 教 会 洗 净,成 为 圣 洁, 可 以 献 给 自 己 …… 乃 是 圣 洁 没 有 瑕
疵 的 ” ( 弗 5:25~27) 。
2. 教 会 必 须 用 心 灵 和 诚 实 来 敬 拜 神 ( 约 4:24) , 教 会 必 须 成 为 一 个 祷 告 和 与 主 相 交 的 地 方 ( 比 较 太 21:13) 。
3. 所 有 利 用 教 会、 福 音 或 天 国 谋 取 私 利, 寻 求
个 人 荣 耀 或 个 人 发 展 的 人, 都 将 受 到 基 督 的 审 判 和 定 罪。
4. 真 心 爱 神、 珍 重 神 的 救 赎 美 意 的 人 都 会 为 神
的 家 和 神 国 的 义 大 发 热 心 ( 约 2:17) 。
真 正 效 法 基 督 的 人 绝 对 不 会 姑 息 容 忍 教 会 中 的 不 义 ( 比 较 启 2~3 章 ) 。
5. 每 个 基 督 徒 都 必 须 坚 决 抵 制 一 切 玷 污 和 败
坏 神 国 的 人 ( 比 较 林 前 6:9~ 11 ;
加 1:6~ 10 ; 启 2~ 3 章 ) 。
6. 如 果 我 们 现 在 不 让 基 督 进 入 我 们 的 教 会 清
除 一 切 欺 骗、 污 秽、 世 俗 化 和 亵 渎 真 神 的 恶 根 ( 参 启 2~3 章 ) , 那 么 等 到 基 督 再 来 时,他 就 必 以 他 神 圣 的 审 判 最
终 洁 净 教 会 ( 参 玛 3:2) 。
19:46
祷 告 的 殿: 参
路加福音第十九章
十三.撒该为主(一九 1 ~ 10 )
撒该归主的例子说明了路加福音十八章 27 节的真理:“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却能。”撒该是一个财主,在一般情况财主可说是不可能进入神国的。但撒该在救主面前自己谦卑,不让他的财富成为他灵魂和神之间的阻隔。
一九 1 ~ 5 主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祂 进了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撒该……要看看 祂;无疑这是出于好奇心。虽然他身为 税吏长 ,但为要见救主,却不耻下士,做一些异常的事情。因为他身量矮小,知道自己难以清楚看见耶稣, 就跑到前头,爬上 一棵在主经过的路旁的 桑树 。这个信心的行动没有被忽略, 耶稣 走近的时候, 抬头一看 撒该。祂吩咐撒该快快 下来 ,并提出要到这个税史家中作客。这是唯一的记载,主自己提出到一个人家里作客。
一九 6 撒该遵命而行, 欢欢喜喜的接待 主。我们几乎可以确定他从这时开始已经归主。
一九 7 批评救主的人 都议论 \cs8 ,因为祂到一个出名的 罪人家里 去住宿。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祂来到像我们这样的世界,根本只可以到这样的家庭去!
一九 8 救恩为税吏的生命带来急剧的转变。他告诉救主,他有意把所有的 一半给穷人 (在这刻之前,他一直尽量从穷人搜刮金钱)。他又计划 四倍 偿还那些不诚实得来的钱,超出了律法的要求(出二二 4 , 7 ;利六 5 ;民五 7 ),显明撒该现在为爱所约制,而以前他是被贪欲操纵。
无疑撒该曾用不诚实的方法取得东西。邬斯特将第 8 节下半译作:“因我曾不正当地苛索……。”没有用“若”字。
这里撒该好像要夸耀自己的博爱仁慈以赢取救恩似的。事实不是这样。他是说他在基督里的新生命,叫他想为过去作出赔偿;并因感谢神的救恩,他现在想用自己的钱财来荣耀神,给邻舍带来祝福。
本节是圣经中最大的赔偿之一。救恩并没有叫个人不用更正以往的错误,新生也没有令未归主时的欠债一笔勾销。如果在得救前偷了钱,这人在成为神的儿女后,真诚感恩的心要求他偿还这些钱。
一九 9 耶稣 明明的宣告, 救恩到了 撒该的 家 ,因为他也是 亚伯拉罕的子孙 。撒该得救恩不是因为他生来是犹太人。“亚伯拉罕的子孙”这个说法所表示的意思,不止肉身的后裔那末简单,这话说明撒该对主有相同于亚伯拉罕的信心。同时,救恩临到撒该的家也不是因为他的慈惠和赔偿( 8 节),这些是救恩产生的影响,不是原因。
一九 10 回答那些批评祂与罪人同住的人,耶稣说:“ 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换句话说,撒该归主正达成了基督到来这世界的目的。
十四.十锭银子的比喻(一九 11 ~ 27 )
一九 11 救主离开耶利哥,将近 耶路撒冷 的时候,许多跟随祂的人 以为神的国快要显出来。 祂以十锭银子 53 的 比喻 ,打破他们这种错误的希望。祂表明祂第一次和第二次降临之间会有一段空档时间,门徒要为祂忙碌。
一九 12 , 13 比喻中的 \cs9 贵胄 好比历史中的亚基老。他被希律选为继承人,却被百姓弃绝;他到罗马去证实自己的委任,然后回去,赏赐仆人,杀了仇敌。
在比喻中,主耶稣自己就是那个 贵胄 ,祂往天家 去 ,等候再 回来 ,在地上建立祂的 国。十个仆人 代表祂的门徒,祂给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用这些银子去 作生意 ,直等到祂回来。虽然主的仆人在才干和能力方面各有不同(请看才干的比喻,太二五 14 ~ 30 ),但他们都拥有一些相同的东西,例如分享福音的特权,向世人介绍基督和祷告的特权等。毫无疑问,十锭银子所指的是这些。
一九 14 本国的人 代表犹太国,他们不单弃绝祂,还在祂离开后, 打发使者随后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 使者的信息可能代表他们怎样对待基督的仆人,如司提反和其他殉道者。
一九 15 就安排上而言,主似乎是回来建立祂的国,然后要跟 那 领 银子 的仆 人 算帐。
今世信徒的事奉要在基督的审判台前被检验,这事要发生在天上,在信徒被提之后。
那些在大灾难期间为基督作见证的忠心犹太余民,要在基督第二次降临时受检验。这个审判看来是本段经文首要表达的。
一九 16 头一个 仆人用托付给他的 一锭 银子 赚了十锭 。他警觉到钱不是他自己的(“ 你的一锭银子 ”),于是他尽一己所能,令主人得最大的利益。
一九 17 主人称赞他 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 ──这给我们一个提醒,即使我们已经做到最好,仍然是无用的仆人。他的赏赐是可以 有权柄管十座城 。忠心事奉的赏赐看来与基督国度里的统治有关。门徒统治的范围决定于他奉献和尽力的实量。
一九 18 , 19 第二个 仆人用原先的 一锭 银子 赚了五锭 ,他的赏赐是 可以管五座城。
一九 20 , 21 第三个没有带什么来,只有藉口。他把小心地 包在手巾里存 的一锭 银子交还,没有用这锭银子赚到什么。为何没有?他尽量把责任推给贵胄,说贵胄是 严厉的人 ,没有付出的地方要回报。他自打嘴巴。如果认为贵胄是这样的人,他至少可以将那锭银子交给银行,赚取一些利息。
一九 22 耶稣引述贵胄的话,并不是承认这是对的。仆人存恶心,他自己懒惰,反责怪主人。但他若真的这样相信,就应该有相应的行为。
一九 23 本节似乎暗示,我们既可以把自己一切所有的拿出来为主作工,也可以交给别人,为祂使用。
一九 24 ~ 26 贵胄对第三个仆人的判决,是 夺过他这一锭来,给那 头一个赚了 十锭的 。我们若不为主利用我们有的机会,机会就会被夺去。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神必会看见我们有方法为祂作更大的事奉。把那锭银子给那已有十锭的似乎不公平,但这是属灵生命的定律。那些热切地爱祂、事奉祂的仆人,会不断得更多的机会。若不能把握所有机会,就会失去所有机会。
第三个仆人损失了赏赐,但经文没有指明有其他惩罚。他的得救明显没有问题。
一九 27 不愿贵胄作他们的王的百姓,被宣告为 仇敌 ,判定死刑。这是令人叹息的预言,说到弃绝弥赛亚之民的结局。
拾.人子在耶路撒冷(一九 28 ~二一 38 )
一.凯旋进京(一九 28 ~ 40 )
一九 28 ~ 34 这是祂钉十架前的星期日。耶稣在 上耶路撒冷 的途中,正走近橄榄山的东麓。 将近伯法其和伯大尼……就打发两个门徒 进一个村子里,去领 一匹驴驹 ,为祂进入耶路撒冷之用。祂准确地告诉他们,在那里会找到那头牲畜及 主人 会说些什么。门徒向那主人解释了他们的使命后,主人看来很愿意释放驴驹为耶稣用。也许他们以往因主的工作得过祝福,曾提出任何时候主有需要,都乐意协助。
一九 35 ~ 38 门徒以 自己的衣服 为主做了一个坐垫或鞍座。当祂从橄榄山西麓上耶路撒冷的时候, 众人把衣服铺在 祂面前的路上。然后,跟从耶稣的人 因见过所行的 一切异能,就异口同声的发出 赞美 之声。他们高呼,拥戴祂为奉主名来的 王 ,又呼喊祂的降临使在 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 。他们呼喊“ 在天上有和平 ”,而不是“在地上有和平”,这点很重要。地上不可能有和平,因为和平之子被弃绝,并且快要被杀害。但因基督将要死在加略山的十架上,并升上高天,所以在 天上有和平。
一九 39 , 40 耶稣公开地受到这样的尊崇,法利赛人就愤愤不平了。他们表示,耶稣应该责备祂的门徒。但耶稣回答说,这样高声赞美是不可免的,若是门徒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主因此责备法利赛人,比没有生命的石头更顽梗、更没反应。
二.人子为耶路撒冷哀哭(一九 41 ~ 44 )
一九 41 , 42 耶稣 快到 耶路撒冷的时候,为 城 哀伤叹息,谓她已丧失黄金机会。只要那里的百姓接受祂为弥赛亚,他们就已得 平安 ;但他们没有看出祂就是 平安 的源头。现在已经太迟了。他们已经决定怎样对待人子。因为他们弃绝祂,祂使他们眼睛瞎了;因为他们不看祂,便再也看不见祂了。
在这里稍停一下,仔细想想救主的眼泪的奇妙。正如谭姆士曾说,“让我们坐在基督跟前,直到学会祂眼泪的秘密,既看见城市和乡村的罪恶和忧伤,便也为她们哀哭。 54 ”
一九 43 , 44 耶稣严肃地预示了提多的攻城──这个罗马将军怎样围绕耶城, 困住 里面的居民,屠杀年幼年长的人,并夷平城墙和建筑物, 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 。这全都是 因 为耶路撒冷 不知道眷顾 她 的时候 。主曾经眷顾耶城,给她救恩;但百姓不要祂,在他们计划的事情里,没有留给祂的地方。
三.再次洁净圣殿(一九 45 , 46 )
耶稣在开始公开传道时曾洁净 圣殿 (约二 14 ~ 17 )。现在祂的使命快要完结,祂便进入这庄严的地方, 赶出 令 祷告的殿 变成 贼窝 的人。将商业主义引进神的东西是常常出现的危险。今天的基督教界正被这种罪恶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教堂义卖和联谊会,有组织的集资运动,为利益而传福音──全都奉基督的名来进行。
基督引用了圣经(赛五六 7 和耶七 11 )来支持祂的行动。教会里每个改革弊端的行动,都要以神的话为根据。
四.天天在殿里教训人(一九 47 , 48 )
耶稣 天天在殿里教训人 ──不是在圣所里面,而是在百姓能到的庭院。宗教领袖苦寻藉口要 杀他 ,但一般 百姓 仍为这个行奇事的拿撒勒人所吸引。祂的时间还没有到。 但 那时刻快要来临, 祭司长、文士 和法利赛人要渐渐靠拢谋害祂。
这天是星期一;翌日是星期二,是祂公开教训人的最后一天。二十章 1 节至二十二章 6 节有记述。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X 撒该(十九1-10) 撒该的故事与富有之少年官的故事成了显着的对比。在强调有钱的人很难得救的论述(十八24-25)之后,那么快就记载这件事,显然这件事一定被认为是神恩典惊人的彰显(十八27)。
1-3. 耶稣显然是不想要在耶利哥逗留,祂只是从其中经过,但这却给撒该机会来看祂。这个名字在希伯来文的意义是“纯洁的”或“公义的”,除了这件事之外,我们对这人一无所知。他不只是一个税吏,像我们在这本福音中所见过的其他税吏一样(见三13,五27注释),他更是一个税吏长(architelōnēs),这个头衔不曾在其他地方出现过,所以无法知道它的主要意义,但它似乎是指当地税吏处的主管。撒该应是雇用别人来实际进行收税的工作,然后再把罗马政府所要求的税额交上去。对税吏人员而言,耶利哥一定是个肥水很多的地方,有一条从耶路撒冷往东方去的贸易要道从它经过,它是当地很多财源的中心,举例来说,就如富饶而有名的香液树林而来的财富。在这个地方担任税吏长,他几乎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但他一定很不受人欢迎,很少有社交生活。这个人听见耶稣,就想要看看祂;但他有个难题,因为他的身量很矮,他的视线无法越过别人的头部,也不会有人让路给这种不受欢迎的人。
4. 但撒该显然富于机智(他这个税吏长可不是白混的),他也不怕有失自己的身分,所以他就跑到前头去,爬上桑树,这种树“与桑树非常接近,它当然是一棵容易攀爬的树,并且经常是种在路旁”201,如此安顿好了,他就有一个很有利的位置,可以在这位来自拿撒勒的教师经过的时候看见祂。
5-6. 但耶稣并没有走过去,祂反倒是停下来,并且叫撒该从树上下来。祂不是说:“我喜欢住在你家里。”而是说:我必住在你家里。这是一个很强烈的语气,耶稣认为祂去拜访撒该,是祂神圣使命的一部分。撒该的反应非常俐落,他很快从树上下来,并且欢数喜喜的接待耶稣。
7. 群众很不以为然(都证明这种不以为然的态度是普遍的)。私下议论指的是一种抱怨,流传在众人之间,唧唧咕咕地窃窃私议,他们都“喃喃抱怨”。他们立刻定罪撒该,说他是一个罪人,并且批评耶稣,因为祂竟然到这种人家里去作客。
8. “而”(RSV;中文译本都未译出)应该译作“但是”(de)。撒该恰与那些喃喃抱怨之人成对比。他站着,可能意味着他所采取的立足点,有正式的味道,这很适合撒该所要作的重要宣布。他接着就证明耶稣的拜访给他带来何等惊人的影响,他宣布要把他财产的一半白白送给穷人,并且赔偿他所欺骗过的人四倍。进行自愿的赔偿时,律法所要求的只不过是原来数量再加上五分之一(利六5;民五7),所以撒该是欣然同意要做得比必须做的更多;他所正在做的,是为了那宰杀、或贩卖动物的盗贼而规定的(出二十二1;撒下十二6;在箴六31提到七倍的赔偿,但并不清楚曾否有过这样的要求)。约瑟夫批评希律把盗贼卖到海外去,他说“法律”所要求的不过是四倍的罚锾(《犹太古史》xvi. 1-3)。撒该的我若讹诈了谁,暗示这的确是他曾经干过的事。就他弄钱的方式而言,这份名单应该不会太短。注意他所用的动词是现在时态的,他的决心是如此坚定,以致他说他已经要进行赔偿工作,NEB的“我准备要偿还”疏忽了这一点。
9-10. 耶稣的答复证明撒该已经得救了,但在细节上仍有一些问题。救恩到了这家,最主要地显然是指这税吏,但也不忽略他的家庭。亚伯拉罕的子孙的意义是一个真犹太人,一个跟随亚伯拉罕信心的人(参,罗四12),不只是这个祖先血统上的后裔。所有的犹太人都可以如此自称,但并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得救。这个人得救的原因,“不是撒该悔改的行动,而是他与亚伯拉罕一致之处,那就是:神的白白恩典”(Schweizer)。这句话或许也有可能是说撒该是亚伯拉罕家中真正的成员,是针对那公然侮辱他为背教者的人而说的。耶稣附带说明,祂来了,为的就是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这件事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耶稣寻找撒该——一个肯定是列在失丧者之中的人,但耶稣并没有把他撇在那里,祂拯救了他。
Y 银子的比喻(十九11-27)
这个故事与马太福音二十五章那个才干的比喻很类似,有些人认为,这两个比喻都是一个原初比喻的变体,但其间的差异证明这种看法是危险的(见安得的讨论)。比较有可能的是耶稣不只一次地使用了这个基本观念。在马太福音中,祂所关心的是拥有不同才能的人,根据他们的能力指派他们工作。在那个比喻中,金额非常庞大,代表所执行的工作是严肃的、重要的。在这里的金额较小,并且交给所有人同样的数额,而仆人所受的试验则是要看看他们究竟是否适合较大的工作。马太的比喻提醒我们:我们都有不同的恩赐;路加的比喻则是提醒我们:我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工作,就是活出我们的信仰。马太的故事集中在仆人与他们的交易上;但路加却提及一个贵胄得国以及他的臣民的态度。有些人主张这意味着:这是经由路加或他的来源将原来两个分开的比喻异文汇编而成的;这是可能的,但也可以爽快地照着现存的比喻来解释。
11. 路加描写往耶路撒冷去的旅程已有一段时间了(见九51注释)。耶利哥离耶路撒冷约有17哩,所以这个旅程已经快要结束了。这使得有些人认为高潮已经在望,神的国快要显出来。高潮的确已经在望,但却是与这些人所想象的非常不同的一种高潮。这个比喻就是要矫正他们。
12. 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使我们不禁想起一个封臣专程前往罗马,要被立为王,大希律正是如此得到他的国家的。他照着自己的意思把国土分给三个儿子,他们全都要在适当的时间到罗马去求取他们的所有权。亚基老离开犹太地时还保有国王的头衔,但百姓憎恶他,派代表要求罗马不要把国家赐给他。他给了他们很好的理由来恨恶他,举例来说,在他继位后的第一个逾越节,他大举屠杀他的臣民,大约有三千人(Josephus, Bellum ii.10-13)。他是个坏透了的统治者。但罗马帝国却批准他的权威,但拒绝赐他“国王”的头衔,直到他证实自己配得到它(他从未达到)。在这个地区暗指亚基老特别恰当,因为他曾经在耶利哥盖了一座辉煌的王宫,也为了灌溉目的开了一条渠道(约瑟夫,《犹太古史》xvii. 340)。我们可能必须以寓意的方式处理这些提及国度的经文。耶稣即将要在耶路撒冷结束祂的行程,意思就是说祂要离开世界,但祂将会在合适的时候得国回来。提及远方,就证明不能期望祂会很快就回来。
13. 这贵胄将他的工作安排妥当,这样,不在国内期间,这些事务仍然可以进行;他把钱交给了他的十个仆人(不是奴隶,因为一个奴隶不会拥有处理交易所需的权柄)。锭的原文是弥拿(mna,见和合本小字),希腊钱币,值一百得拉美(一得拉美是一个工人工作一天的工钱;译注:锭在吕译作“百日工钱”,另参十五8注释),这金额并不大,但是,神的仆人大部分的能力都有限。主人吩咐仆人去作生意,显然每个人在运用钱的手法上都是相当自由的,虽然他们都知道自己将要在适当的时候交账。
14. 君王的主题再次出现。这贵胄辖管下的百姓并不喜欢他,所以他们就竭尽所能地要拦阻他获得君王的权柄。在亚基老的事例上,他们有理由这么做,虽然没有成功,但我们不能把这一点转接到这个比喻上,因为耶稣是那完全的君王,没有任何事可以妨碍祂的君王职分,但众人却反抗祂所代表的一切,这一点是我们不该忽略的。
15-19. 这贵胄得国回来,他把仆人叫来,要他们把作生意的账目作个交代。头一个和第二个分别赚了百分之一千与百分之五百,两个人都不邀功,反倒谦卑地把这收获归功于主人的钱财:你的……银子已经赚了……。两个人都获得称赞,也都被拔擢,照着他们获利之比例得到城市。所得的赏赐不是歇息,而是更广大服事的机会。
20-21. 主耶稣另外只讲了一个仆人交账的情形,让我们自己去想象在其他七个仆人身上所发生的事。但这已经足够了,因为至终只有分成两种人:那些善于利用金钱的人,以及那些没有好好使用金钱的。这第三个人没有怎么使用他的银子,只不过把它包在手巾里存着,这么做,甚至不符合安全规定最起码的要求,那是需要把钱埋在地里的(他勒目,Baba Metzia42a)。他很清楚地说明了自己的动机乃是惧怕,他将他的主人描写成严厉的人,所用的形容词austēros的意义是“严格的,苛刻的,是一个想要从石头中榨出心血来的人”(MM)。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显然是句谚语,表示靠别人努力,自己却不劳而获。
22-23. 主人以这仆人的话作为他被定罪的根据。如果这仆人真的相信他自己论到他主人的话,他应该会做点什么事才对。如果不想冒风险,起码可以把银子交给银行,赚取利息。那时当然没有我们今天所谓的银行,这个希腊文的意义是“在桌子上”,也就是经营贷款业者的桌子(我们顺便提一下,“银行”的英文‘bank’,是从‘bench’——经营贷款业者的板凳——而来的),这样就可以使这些银子获得利用,但这个受惊的仆人却什么也没做。
24-26. 所以这些银子就被夺走,交给那已经证实自己可以妥善利用它的人。听见主的话而插嘴的人(25节)究竟是耶稣的听众或故事中其他的仆人,我们并不清楚,也无法十分肯定下面的话(26节)是贵胄或耶稣所说的。无论如何,这些话铺陈了这比喻所要表明的原则。耶稣不是在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些话必须根据上下文来解释。那丰富的,证实他已经善用了他所有的钱财,因此将会得到更多;那“没有的”(像第三个仆人),证实他没有善用他的机会,将会失去他所仅有的,参八18。有人可能会抗议说:把一两银子给那已经有十两银子,又有权柄管十座城的人,是毫无理由的。但这却涉及一个原则,最小的恩赐都必须善用,在基督徒生活中,我们不该闲站;使用我们的恩赐,我们就能长进,不然就会失去我们已有的。
27. 这故事是以一个惊人的严厉语调结束的。那些弃绝贵胄,在他之后打发使者去的人(14节)并未被遗忘。贵胄顺利地就任国王,并处理完仆人们交账的事后,命令人把那些反对他的人杀了,他清楚地称他们为我那些仇敌;他们采取行动来反对他,现在必须自食其果。曼松对这一点的解释可能是最好的:“我们或许会对这严厉的结论起反感;但是在这严肃的意象之下是一个同样严肃的事实,这事实就是耶稣来到这个世界,是要试验每一个人,强迫每个人作出抉择,那个抉择不是无关紧要的事,而是生命与死亡的事。”202
Z 凯旋进城(十九28-44)
严格说来,路加并没有说到耶稣进入耶路撒冷,不管是以凯旋的或其他的方式;但他的确叙述了祂走近耶路撒冷的情形,若用“进入”这个字也是不会错的。除了我们在其他福音书所读到的以外,路加另外还说到耶稣为这座城哀哭。
1.胜利的前进(十九28-40)
这整个过程是胆大包天的。当权者对耶稣充满了敌意,并且已经下令:任何人若知道祂在哪里,都应向他们通报,以便逮捕祂(约十一57)。但是耶稣非但没有躲藏起来,反倒公然以凯旋的姿态来到耶路撒冷;因为祂现在还很受百姓欢迎,所以当权者还不能采取行动(48节)。但我们既不该忽略大祭司一党人恶毒的敌意,也不该忽略耶稣与祂的朋友们所表现的勇气。
28. 耶稣讲完了刚刚所记载的比喻之后,显然立刻就离开耶利哥。祂在门徒前头走,迈步向前(这个希腊文的意思可能只是“向前走”,就像林尼所主张的;但参,可十32)。路加再次告诉我们:祂上耶路撒冷去,保持路加一贯的特色,强调这座城是这趟旅程的目的地。
29. 伯大尼是距离耶路撒冷大约2哩的村庄,在橄榄山东边的山坡上。伯法其的位置无法肯定,但显然就在附近,在他勒目中,它显然是耶路撒冷的郊区,被视为是这座城外围的界限。译作橄榄的希腊文,意思是“橄榄的”或“橄榄园”(吕译、Moffatt;只有一个重音符号的差别)。英文的“Olivet”(橄榄山)是从拉丁文olivetum——“橄榄园”而来的。
30-31. 耶稣吩咐祂的两个门徒到村庄里去,为祂找匹驴驹来。祂没有说村庄的名字,只说它是对面村子,这可能是伯法其,但我们无法确定。耶稣说:你们……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驴驹(RSV、NIV:“驹”)这个字的希腊文可以指马或驴的“犊”,路加从未说是哪种动物;然而,马太与约翰却都清楚说明它是一匹驴子,在七十士译本中,这个字经常是毫无保留地用来翻译希伯来文的“驴”字,路加只是照着七十士译本的用法。他告诉我们说没有人骑过这匹驴驹,意思可能是:这动物未曾被使用过,也因此未遭损伤,适合神圣的用途(参,民十九2;撒上六7)。耶稣另外还说:若有人拦阻他们,就说主要用它。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需要用到这只动物的似乎是耶稣;但在祂整个服事期间,“主”这个头衔根本不曾用在祂身上,若有,也是很少见。因此就启人疑窦:到底未经解释的“主”这个字,是不是足够用来指称耶稣。有人认为似乎我们应该以“主”为指神说的,也就是说,服事神需要用到这只动物,这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们却很难理解:旁观之人如何能从这个字引出这个意义来。在语言学上,这句话的意思可以是“它的主人需要它”,这是可能的意思,如果这驴驹的主人当时是与耶稣在一起的话;但第33节证明这匹驴子的主人超过一个人,并且他们是与驴子在一起,不是与耶稣在一起。总而言之,最好的解释似乎是把这句话看作预先安排好的口令,当这动物的主人听见这句话的时候,他们就会知道是耶稣要使用这匹驴子,就会让他们把驴子牵走。
32-34. 门徒们遵照耶稣的指示,驴驹的主人们对主需要这动物的消息作出回应。复数的主人,可能是表示贫困,甚至连这么小的一只动物都是共有的。
35-36. 他们把自己的衣服搭在驴驹上面,显然是当作一种鞍。路加不是说耶稣骑上驴驹,而是说门徒们扶着祂骑上;他们采取主动。当祂往前走的时候(这是从九51开始耶稣的旅程以来,第十次使用poreuomai这个字,路加强调旅程的主题),他们或其他人跟着就把他们的衣服铺在路上,这样就铺成了一条凯旋的地毯,耶稣就骑着驴子从其上走过(参,王下九13)。路加没有说到把树枝铺在路上的事,虽然其他福音书的作者全都提及此事(约翰并且说是棕树枝)。
37. 正下橄榄山的时候,“全群的门徒”(吕译)全都狂热起来,当门徒们都欢乐起来时,那真是一片快乐的景象。他们赞美神,是因所见过的一切异能,也就是耶稣从祂服事的起头到末了所行的神迹,这些作为如此明显地证明是从神而来的。路加从未解释他们的狂热,但马太与约翰却都引用了锡安的君王将要骑着驴驹子前来的预言(亚九9);毫无疑问地,群众就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耶稣的进城,并且以迎接君王的心情来欢迎祂。骑在驴子上的君王是很独特的,驴子是和平之人——商人或祭司——的座骑;君王偶尔也会骑着驴子,但比较有可能的是骑在雄骏的战马上。撒迦利亚的预言把弥赛亚看作是和平之君。这些来自加利利的门徒们,现在正要涌进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他们知道耶稣曾经行了许多大能的作为,他们曾经长久观察,并等待祂宣称自己就是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现在他们认为祂正要如此作呢!祂进入京城的方式正应验了先知的预言,正是证明祂自己是弥赛亚。但他们却没有驻足深思:祂也曾宣称自己是个和平之子,对他们爱国主义的热情并不支持。他们要一个弥赛亚,现在他们看见一位了。
38. 所有四卷福音书全都告诉我们:群众喊着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参,诗一一八26),但只有路加和约翰说他们称耶稣为王(约翰加上“以色列”);马可则是提到国度而不是君王;但是,无论有没有说,却都含有这个意思。群众想要看见弥赛亚宣告祂的国度,现在他们看见祂好像正这么作,遂极度地兴奋起来。只有路加告诉我们,说他们的欢呼声中包括了在天上有和平(参二14),“神与人类复和了”(Arndt),因此祂的荣耀得以彰显出来。这可能也是论及撒但的受挫(十18)所造成的情况。路加省略了外来字“和散那”(其他福音书皆有),用荣光来代替。
39-40. 群众中有几个法利赛人(从加利利来的朝圣者?)说:夫子!责备祢的门徒吧!我们之所以得知这件事,必须归功于这本福音书的作者。他们是按着一般的原则而抗议这种狂热的情形,他们当然也不想看见耶稣被宣称为弥赛亚。他们不喜欢使用武力,除非直接牵连到他们的宗教行为;他们一定会反对任何一件足以激起罗马人干预的事。劝这些激昂的人保持安静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他们要求耶稣叫他们安静下来。耶稣用惊人的话语,断言这种呼喊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众人闭口无声,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这可能是一句谚语(参,哈二11)。
2.为耶路撒冷哀哭(十九41-44)
这一小段是只有路加才有的,它证明耶稣知道祂所目击的狂热会有什么下场。有些学者主张这段话是后来的作品,是在耶路撒冷城毁灭后才写成的。他们的理由是,这段经文若是在耶稣的时代所说的,就太过详细了;但是,暂且把耶稣说预言的能力撇开不谈,这里没有一件事不是那时候常见的围城技巧,有许多都还曾经出现在旧约圣经中呢!毫无理由可以考虑这一段的权威性,参曼松:“把这几节经文说成是事件发生后基督徒的作品,是种放肆的作法,使严肃的批判主义蒙上恶名。”203
41-42. 这次哀哭的地点接近耶路撒冷,但路加并未精确地说明是在那里。它与群众的喜乐形成惊人的对比。哀哭可以译作“恸哭”,当耶稣为着所失去的机会而哀叹时,忽然大声哭泣起来。耶路撒冷人不知道关系……平安的事,这是一个暗讽,因为“耶路撒冷”这个名字部分的意义是“平安”(参,来七2);但那些身处在平安之城中的人,却不知道关系平安的事!在希伯来人对平安的领会中(由新约圣经所接续),尤其重要的是与神之间的和平关系,即在受造之物与创造者之间正确的关系,这是真平安不可或缺的要素,耶路撒冷人没有体会的正是这一点。他们无法掌握神的信息,是具有决定性的;耶稣说:这些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
43-44. 这座城的毁灭是无可避免的了。耶稣所描写的是典型的围城,祂说仇敌必筑起土垒(作为他们自己的保护,也是他们可以发动攻击的据点),城要被彻底围困(参,赛二十七3)。译作土垒的这个字(charax),基本的意思是木桩(举例来说,用来支撑葡萄树的),其引伸意义则是用来构筑营帐的木材,这里的单数是集合用法,指围绕一座城的围栅。约瑟夫告诉我们:当罗马人围攻耶路撒冷时,筑起围城的工事(Bellum v.262,264),其中一定有大量的木材,因为犹太人用火把它们给烧毁了(Bellum v. 469ff;罗马人用一座墙来代替)。耶稣更进一步说仇敌要扫灭(新旧库:“倾倒在地”;思高:“荡平”)你和你里头的儿女(参,诗一三七9),意味着彻底的倾覆。这座城不仅要被掳掠,更要被彻底地毁灭。重复使用的你(两节共用十次;译注:和合本为七次)清楚说明这全然是非常个人性的。耶稣在结束时说明了理由: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最后这句话相当普遍,它的意思可以指任何的访问时候,无论是为了赐福或为了咒诅,但在这段上下文中,它毫无疑问是指神的访问,就是藉着弥赛亚降临在他们中间,但百姓却不知道“神的时候”,就像NEB所译的一样。有一种的无知是无辜的,但也有一种无知是该受责备的。这些人从旧约圣经得知了神的启示,他们也从耶稣的生平与职事中继续证明神是积极的,从祂里面就可以看见神并没有忘记祂的百姓;对他们而言,要欢迎耶稣的理由确凿,像祂的门徒们所做的一样。但是,他们却拒绝接受这一切的证据,他们弃绝了神的弥赛亚,他们现在一定得自食他们弃绝的结果。正是这一点使耶稣流泪。
Ⅵ 耶稣在耶路撒冷(十九45-二十一38)
我们已经非常接近受难的故事了。耶稣抵达耶路撒冷后,有段短时期继续教训人,路加叙述了祂在这些天中所说的一些话,以及所做的一些事;但这一切事实上只不过是受难的前奏罢了!
A 洁净圣殿(十九45-46)
四卷福音书全都有洁净圣殿的故事,虽然约翰把他的故事放在耶稣职事的开端,而其他三人却把它放在末了。我们有理由可以认为这是两次的洁净204。路加的故事是他们当中最短的,他照着马可的方式,唯一的差异(除了所省略的之外)是:马可记载耶稣的话是“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路加则是我的殿必作祷告的殿。令人好奇的是:路加省略了“万国”这两个字,虽然它们很切合他的普世主义,可能他是认为加利利人要在别的地方敬拜(参,约四21)。
45-46. 从马可我们得知:这件事就发生在凯旋进城的次日(可十一11-12、15)。耶稣在圣殿里发现作生意的人,有些是兑换银钱的(只有推罗钱币可以被接受作圣殿中的奉献,其他钱币必须兑换成这种钱币),其他则是贩卖献祭用的动物。他们显然是在外邦人的院进行交易,这是圣殿中外邦人可以进入祷告、默想的唯一地点。如果圣殿体系要维持下去,就必须提供这类的便民措施,但却不一定要在圣殿范围内进行,耶稣正是针对这一点而提出异议。祂“开始”(吕译)赶出里头作买卖的人。路加没有提及那些买牛羊鸽子的人,也没有提到兑换银钱的,但马太与马可告诉我们说,祂也照样对付他们。耶稣谴责这些生意人,指出在他们的不诚实(参,耶七11)与圣殿作为祷告的殿之真性质(参,赛五十六7)之间的不同。
B 殿中教训(十九47-48)
耶稣在耶路撒冷期间,天天在殿里教训人,这是平常从事这种活动的地方。路加告诉我们:祂的仇敌都想要杀祂;我们在前面已经见过文士与祭司长了,但百姓的尊长却是一个有趣的新词,它说明耶稣在统治阶级中普遍有仇敌。但是,虽然祂许多的仇敌都想要采取偏激的手段,却都没有机会;在凯旋进城的余韵中,众多的百姓都太喜爱祂了,无法采取反对祂的行动。他们都热切地听祂。
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第十九章
19:2 撒该是税吏长,统管耶利哥城的一切税务。可是他替罗马人收税,为犹太人看不起。
19:8
犹太人的律法规定:偷窃羊的要还四倍(出22:1);罗马法律也要求偷窃犯偿还四倍。撒该答允做到比法律要求更进一步:他若讹诈过谁、对谁不公平,都愿意还四倍。这是发自改变了的内心的感恩。
19:9
救恩临到一切相信的人,不问他的社会地位。犹太人认为亚伯拉罕的后裔而又遵守律法的才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这是对旧约教训的误解。真正的亚伯拉罕的子孙是具有亚伯拉罕的信心,又结出信心果子的人(罗4:16)。撒该欢欢喜喜接受了天国的信息和神的救恩,他是真正的亚伯拉罕的子孙。
19:11
犹太人普遍以为弥赛亚的属世的政权会在耶路撒冷出现(徒1:6)。耶稣此时正要上耶路撒冷。为了纠正门徒以为神的国就要实现的错误看法,祂讲了这个比喻。耶稣要先“往远方”,得国回来后(19:12),才显出祂的王权,然后按各人忠心的程度赏赐各人(17节)。信祂的人应耐心等候,为主尽忠。
19:13 一“锭”银子,原文是一“弥拿”(mina),即当时的一百个“银圆”。一个银圆是工人一天的工资(15:8)。
19:26
参8:18;《马太》13:12,《马可》4:25注。为自己和他人灵性上的得着而努力的人,必可越来越有;忽略不理神的救恩的人,只有灭亡,连已有的也要丧失。
19:29 关于橄榄山和伯法其与伯大尼,请看《马可》11:1注。
19:30 “驴驹”是幼小的公驴,请参《马太》21:2,及《马可》11:2注解。
19:38 耶稣进圣城事,请看《马太》21:1-9注。
19:40
耶稣原来禁止人传扬祂就是那大家盼望的弥赛亚(9:21);现在可以了,祂就要因祂是弥赛亚而被钉。人若看不出这一天的重要,石头也会发出声音来欢呼(参哈2:11)。
19:43 “仇敌”指罗马人。罗马兵在主后70年毁坏了圣城。
19:45
从本节开始,路加所记录的事也都见于《马可》,但记述的方法不同。耶稣从礼拜天进耶路撒冷到礼拜五早晨九点种被钉十字架,这五天的事在路加笔下不是依日期来叙述,而是用“耶稣在圣殿”(19:45-21:38),“耶稣之死”(22:1-23:25)和“耶稣的复活”(23:26-24:53)三个主题,把所发生的事归纳在一起来报导的,让我们清楚看见耶稣受死和祂得荣耀的经过;并为下一本书《使徒行传》埋下伏笔。
19:45-46
耶稣洁净圣殿事,请看《马太》21:12和《马可》11:17注。46节上半引自《以赛亚书》56:7;后半引自《耶利米书》7:11。这些人在圣殿里卖的,可能不只是供献祭的牲畜与飞禽,还包括油、酒等商品。供应献祭所需本是好事,但这些买卖人在兑换献祭用的犹太钱币率上和物品的取价上,十分贪婪,剥削献祭的人,把圣殿变成了窍取不应得之财的“贼窝”。
耶稣做的事和说的话,是百姓最欢迎的(4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