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十一章
第 11 章
申 11:7> 得亲眼看见神大能的以色列人尚且不顺服,要我顺服,凭据在哪儿?
11:7 以色列人本来应该信靠神,遵守祂的命令,因他们亲眼看见神许多大能的神迹,所显明的祂的慈爱与眷顾,但他们仍然不忠心,真是令人费解。我们当中很少人亲眼见过这么大的神迹,叫我们顺服神,对祂效忠,似乎就更加困难。不过我们有圣经,就是神在整个历史中作为的书面记述。阅读神的话语,能使我们重温以色列人的体验,看见不同时代以色列人见和没见过的神迹,并有一个概览。圣经中过往的教训,现在的吩咐,以及对未来的一瞥,都给我们许多启示,加强对祂的信心。
申 11:26> 神也会咒诅!那是……那是术士的符咒吗?
11:26 什么是神的咒诅?这不是术士的符咒。想明白这件事,必须记住神与以色列人立约的条件,那是双方同意而订立的条件。如果以色列人守约,尽所当尽的本分,就会蒙福,必能赶出仇敌,得到应许之地,永远住在那里,且五谷丰收,人丁兴旺。只有在背约的时候,咒诅才会临到,即会失去神的赐福,五谷歉收,仇敌入侵,且有被掳的危险。约书亚日后也对全族覆述这些祝福与咒诅(参书 8:34 )。
申 11:26> 祝福与咒诅,并列在人前,选择由人──
11:26 神将蒙福与咒诅两种选择都摆在众人面前,真是奇妙。可惜他们就是不愿顺服神,反而选择咒诅,令人难解。我们现在也有这种基本的选择,可以为自己而活,也可以为事奉神而活。选走自己的道路是走向死亡,选走神的道路则领受永生(参约 5:24 )。──《灵修版圣经注释》
申命记 第十一章 注释
1-32 摩西继续勉励百姓守神的诫命
1 要求:爱耶和华你的神,常守 的诫命
2-7 原因
历史的教训;这包括四件史实,
1 就是神如何降灾在埃及人身上,
2 用红海的波浪淹没埃及的军兵,
3 带领选民经过旷野,
4 以及如何刑罚大坍和亚比兰。
6「活物」:指他们的牲畜。
8 要守:守 所吩咐的一切诫命
9-12 原因
因为神所赐的迦南地何等美好;在埃及,尼罗河的水,必须通过人造的沟道才能灌溉田地;在迦南则不然,灌溉的工作是毋须靠赖劳力便
能完成的,因有神以时雨来灌溉。
13 要求:听从神所吩咐的诫命,爱 并事奉
「尽心,尽性」:在本书屡次出现。(参4:29 ; 6:5; 10:12;
13:4; 30:2, 6, 10)。
14-17 原因
迦南地的丰沃。
重点放在 14节「我必按时」,这是神恩典的赐予, 必亲自照顾迦南 地。
14「秋雨春雨」:每年的十月到四月是雨季的开始和结束。
16「迷惑」:原指思想开放,接受迦南地所敬拜的假神(尤其是和雨水,土地有关的神祗。
18-25 诫命的重复与总结
重点仍是强调神对其子民之要求:遵从所吩咐的、爱 并顺服 。摩西且经常提到父母的责任,就是把神的话语教导儿女。
18「系在手上 ......
为经文」:见6:8注。
20 见6:9注。
21「如天覆地的日子那样多」:即永远(参伯14:12; 诗89:29)。
24「旷野」:东北的边界;
「利巴嫩」:北方的边界;
「伯拉大河」:即幼发拉底河,是东面的边界;
「西海」:指地中海,是西面的边界。
26-32 祝福与咒诅
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是两个着名的小山,好像孪生兄弟一般,矗立於巴勒斯坦的中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要分成两组,六支派站在一个山
上,利未人对违背律法者宣告咒诅,对遵从律法者则宣告祝福,人民则同声回应阿们,表示赞同(见书 8:30-35)。
30「在住亚拉巴的迦南人之地」、「与吉甲相对」:都是表明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是位於示剑附近,前者位於示剑的西南方,後者则在示剑的北部。
日後撒玛利亚人(见约4:9注) 曾在基利心山上建筑他们的圣所;这圣所於主前一七○年已遭毁坏,但这山直至今日仍是撒玛利亚人的宗教中心,是他们每年庆祝逾越节(参约4:20)的所在。
「摩利橡树」:见创12:6。
思想问题(第 11章)
1 摩西撮述百姓过往的经历( 3-6),特别提到那方面的事?
目的何在?
给你什麽勉励和监戒?
2 要使神应许列祖的话得以应验,以色列人该负上什麽责任呢?参 8-9节。
为使神的救赎得以完全成就,信徒是否也应听从神的话而行?参加 6:8; 弗4:30。
3 埃及田地有河水灌溉,而迦南地却要仰赖神供应雨水。
对百姓来说,居住在那个地方更需要信靠神呢?
若让你选择,你会选上那个地方?为什麽?
4 摩西警告百姓在信仰上要谨慎,不可自以为思想「开放」,将耶和华神摒弃而接受别神( 16)。
今日信徒该如何保守自己的信仰而不致故步自封呢?
5 18-20节提及对神话语的一连串行动,所要强调的是什麽?
今日基督徒对神的话应有何态度和行动?参雅 1:22。
6 为什麽以色列人要在祝福和咒诅二者中作出选择?
申命记第十一章
依靠上帝(十一 1-17 )
最后这一章劝告排在十二至廿六章之律法陈述之前,清楚地是对那些亲身体验出埃及和经历飘泊旷野的人所说的话( 2 节);但是,这里的教训当然针对的是往后所有时代里的人(参 19 节)。一至十七节包含一个历史的教训和一个地理的教训;细心观看以色列的近代历史以及巴勒斯坦的地理,将从上帝本身 领受指教 (见英文标准修订本 2 节的注脚。编者注:英文把‘我不是和你们的儿女说话;因为他们不知道,也没有看见’当作 2 节的注脚)。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纯粹是上帝的大能,表现于那些具有毁灭性的行动里。当埃及人试图对抗以色列人时,他们尝尽了苦头;这里引证的是各样的灾难(出七至十二章)以及出埃及这件事本身(十三至十四章)。大坍和亚比兰的故事(连同一个叫可拉的利未人的故事)在民数记十六章中提过,他们反抗摩西的权威,想要领导以色列走回头路──离开巴勒斯坦返回埃及。因此,他们也像法老一样,企图阻挠上帝对祂子民的计划的实施。在历史的教训中,重新提出保证;没有任何东西与任何人,能够阻止上帝在应许之地对祂子民的计划。
这里提到 那地 ( 8 节),接就描述了它的地理,或更确切地说,是与埃及地的对照( 10-14 节)。埃及地主要由长而平坦的尼罗河流域组成,它的降雨量微不足道,因此,利用尼罗河河水灌溉是农耕的方法。相反的,巴勒斯坦多山的地势,只有少数的河流或溪流,它的出产完全依赖雨量;十四节指出在降雨方面的典型,就是下 秋雨 和 春雨 。这里暗示,在埃及,只要一位农夫勤力一点工作,更澈底些灌溉,他就一定可以有更多的土产收获;但是,在巴勒斯坦,农夫除了信靠上帝赐下雨水给他以外,就无其他选择了。然而,农夫另一个选择却是转向迦南人丰产之神带来丰收的仪式,这正是本段警告要加以防避的危险( 16 节)。
本段不可以造成一个概念,以为上帝赐雨水给虔诚人,不给坏人(其实,太五 45 反驳了任何这一类的想法);在任何国家里,好人和坏人都是混合在一起的。这里的教训,更确切地说,是指以色列人的整个未来依赖于那位同时掌握历史和气候的上帝。而上帝子民的幸福则有赖他们对祂的回应。因此,本段重复地呼吁要爱上帝,并且要顺从祂( 1 节),同时警告不要对祂的爱或他的能力缺乏信心。
在我们现代的世界里,对历史的一般态度,是认为历史是不明朗或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倾向于认为天气和气候的状况,纯粹是自然力和机械的产物。除非我们在这二者中肯定上帝的作为,否则我们距离分享旧约或新约作者们的信心甚远。
地理上的详情(十一 18-32 )
在这个详尽法典的前言的最后一部分里,很少完全新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先前的主题的重述和重新强调,这样,没有读者能够忽视这些律法的重要性。这些律法必须成为以色列人生活的一部分,确实是极为首要的,永远不可忘记和忽略,并且要忠实地将它们一代传一代。这里再一次强调在圣地的成功和幸福,是依赖对上帝律法是否忠实而定的。但廿四节提到的地理资料是新的;这里提到的边境地区远比以色列本身的国土宽大得多(见下图申命记时代的以色列)。这些边界地区事实上是主要的地理交界:南边和东边是不毛之地;西边是地中海;北边是黎巴嫩的山;东北边是幼发拉底河的北部(在叙利亚,不是美索不达米亚)。因此,这一节是说,在这些天然的界限之内,没有任何成就是不可能的。在实际的历史上,大在十世纪建立起来的王国接近这个领域,但这王国没有延续多久。这个信息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那些在六世纪归回的被掳者,他们回到一个狭小、衰弱和卑微的犹大地;但是,如果他们现在遵守上帝的律法,未来就能改变。新约藉‘上帝的国’和‘永生’等片语,将这些对领土的应许转化成一种属灵的遗产(参彼前一 4 )。
申命记时代的以色列
本章最后一段也提到新的地理细节,其中提到了以色列国正中央的两座毗邻的山,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 29 节)。参考三十节所描绘这两座山的那张详尽的地图,对我们而言有点难以理解,但是,我们却知道它们精确的位置;两座山各在古代重要城市示剑的一边。这两座山和定期在那儿举行的一项仪式一同被提及:其中一次举行这项仪式的描述记载在约书亚记八章三十至卅五节里。它是更新圣约的一项仪式。它的一个特式是对以色列会众宣读‘律法书上一切所写的’(书八 34 )。基利心山肥沃的山坡,被象征性地描写为那些遵守律法的人 所蒙受的福 ( 27 节);而贫瘠的以巴路山,则是代表临到悖逆者身上的 咒诅 ( 28 节)。在许多方面,上帝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圣约,类似古代国与国之间的条约(或更精确地说,是他们的君王之间的条约),一条条的祝福与咒诅是这类条约中例常的部分。上帝要求祂的子民对祂忠贞,不亚于一国有权期待另一国表示的忠诚。
申命记廿七和廿八章再次论及这两座山,以及一系列颇长的具体而明确的咒诅与祝福。──《每日研经丛书》
申命记注释 一一1~7 摩西再次回顾过往的以色列历史,从其中带出属灵的教训。在第2节,摩西特别向老一代的存留者说话;所谓老一代,就是有别于那些在旷野出生的百姓。出埃及时超过二十岁的士兵被拒绝不能进入迦南地(二14;书五6)。神拯救了他的子民离开埃及,并带领他们经过旷野,但他不能忍耐大坍、亚比兰的叛逆。神对拜偶像之埃及人的审判,和他对以色列内叛逆之人的严厉审判,应可引为鉴戒,使人不再愚昧而招致神的不悦。
五.遵守诫命的赏赐(一一8~32)
一一8~17 相反地,要使他们在应许地上的日子得以长久的方法,就是遵守……一切的诫命(8,9节)。第10至12节描述他们将可享受的地土,只要他们顺服。“用脚浇灌”的说法,可能指使用一些有踏板装置的工具来抽水,或指用脚来打开水闸。埃及本是贫瘠的荒地,只是借着灌溉才有丰富的田产,但应许地却蒙大自然之神特别的看顾(11,12节)。大量的雨水和丰富的收割,是顺服神的赏赐(13~15节),然而,人若忘记神或拜偶像,就有干旱与荒芜随之而来。
一一18~21 神的话语要作为家常的话题。他们要爱神的话并把它活出来。遵行神话语的赏赐是,他们的日子在应许的地上得以增多,并且如天覆地的日子那样多(21节)。
“近代的犹太人把第18节下半作字义的解释,因而把装有部分经文的小袋戴在额上,并写在门框上(某些人至今仍有这做法)。但第19节上半暗示神的原意——把神的话系在手上,表示这双手不参与伪造的或无价值的手艺;把神的话戴在额上,在两眼中间,表示让神控制我们的眼光——我们眼所见的和心所贪恋的;把神的话写在门框上表示家庭生活受着向神负责的约束,特别在照顾神交托给我们的年轻生命上。”(读经会出版《每日灵粮》)
—一22~25 那些行在耶和华道上的人,把信奉异教的迦南人赶出去,要得着他们脚掌所踏之地。第24节说出占领土地的规则。在应许中,一切土地都是属于他们的,但他们必须进去把地占为己有,正如我们必须去取得神的应许一样。第21节所展示的疆界,以色列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占取过。虽然所罗门的王国确实从大河(幼发拉底河)一直伸展至埃及的边境(王上四21),但以色列人实际上并没有占据那整片领土。那版图只是包括所有向所罗门进贡的国家,但他们却仍保持着自己的政府。第24节和许多其它的经文,将在千禧年主耶稣基督作王的时候,得着完全的应验。
一一26~32 因此,那将要是以色列的祝福或咒诅——在顺从的情况下是祝福,在叛逆的情况下是咒诅。迦南地的两座山代表了这真理——基利心山代表祝福,以巴路山代表咒诅。这两座位于示剑附近的山,中间有一个细小的山谷。当众祭司宣告随着顺服而来的祝福,以色列一半的支派要站在基利心山上。当众祭司说出随着叛逆而来的咒诅,另外六个支派要站在以巴路山上。每一次百姓都要说“阿们!”至于这两座山的重要性,详细参看申命记二十七章11至26节。
如果以色列人守约,尽所当尽的本分,就会蒙福,必能赶出仇敌,得到应许之地,永远住在那里,且五谷丰收,人丁兴旺。只有在背约的时候,咒诅才会临到,即会失去神的赐福,五谷歉收,仇敌入侵,且有被掳的危险。约书亚日后也对全族复述这些祝福与咒诅(参书八:34)。
摩利橡树大概是创世记三十五章1至4节所提及的那些像树。在几个世纪之前,雅各曾在那里清除他家中的偶像。这里提到摩利橡树,也许不但有地理上的指引,同时也有属灵上的指引。
申 命 记 11:19
也 要 教 训 你 们 的 儿 女: 参 6:7 注。
11:26
祝 福 与 咒 诅: 神 把 选 择 接 受 祝 福 或 咒 诅 的 自 由 放 在 他 子 民 面 前。 如 果 他 们 愿 意 顺 服 神 的 话 语、 坚 决 从 周 围 外 邦 民 族 的 罪 恶 中 分 别 出 来, 神 的 赐 福 就 要 临 到 他 们, 并 且 一 直 伴 随 他 们 ( 参 28:1~ 14) 。 相 反, 如 果 他 们 效 法 外 邦 的 恶 行, 神 的 咒 诅 就 要 临 到 他 们, 追 随 他 们 ( 参 28:15~ 68) 。
1. 不 幸 的 是 以 色 列 人 大 多 数 时 候 都 没 有 严 肃 对 待 神 的 警 告, 他 们 时 常 效 法 外 邦 不 信 之 人 的 恶 行, 因 此 落 在 神 的 咒 诅 之 下。
申命记
注释
十一 1-7 耶和华的管教
正如上述所提及,这一代不需要为错失第一次进入应许地的机会而负责(一 39 ;比较二 14-15 )。再者,摩西已强调神正直接与他们立约(五 3 )。并提醒他们应从离开埃及后神如何与他们相处中去学习。他们有一个特别的责任,就是明了他们在旷野飘流的经历。他们的儿女可能太幼小,不能明白那事,或他们仍未出生,因此要倚靠父母,才能得悉神以往的作为( 2 节;比较 19-21 节)。
以色列民从前所见的,称为神的「管教」( 2 节);这管教是出于祂的爱。摩西用两种方法说明这一点。首先,摩西叫他们想起埃及人怎样被击败,既借着各种灾难( 3 节;比较出七 14 至十二 30 ),也是在法老容许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他们后来击退了埃及的追兵( 4 节;比较出十四 5-31 )。这「管教」证明了神的大能,也证明了祂对选民的爱。
跟着,摩西又提到大坍和亚比兰的命运,他们曾挑战摩西和亚伦的领导地位,并且特别想得着祭司的职分,而不安分于自己作「利未人」的身分(民十六 3 、 8-10 )。(至于利未人在狭义上的职责,参民三 1-37 及申十 6-9 的注释)。
「管教」在此显出其负面的一面,即神在人不守约时所施行的审判,尤其是当人傲慢自持地拒绝祂的安排的时候。
十一 8-25 神所眷顾的土地
摩西再次把顺服神与在应许地上得生连系起来(比较四 1 )。此处把应许地与埃及作一对比,因为大坍和亚比兰曾说埃及是流奶与蜜之地,应许地则仍未有农地田园(民十六 12-14 )。事实上,埃及地之肥沃是有赖人力灌溉,而应许地的肥沃,则由于神所赐的雨露( 10-11 节)。
第 12 节暗示神拣选和眷顾应许地,与神爱顾祂的选民之间的平衡。
正如申命记一贯的作风,应许往往与命令紧密地连系着。惟有守约之民,才能享受应许地上的丰盛。
第 14-15 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是守约之民可以享受到的生活;这地上有秋雨和春雨,而这两种气候对农作物的收成都是重要的。「五谷、新酒和油」( 14 节)是申命记论到土地出产的一种独特用语(比较七 13 ,十二 17 )。
相反,民若转向敬拜别神,则不要期望丰收( 16-17 节;并参王上十七 1 )。这两种选择在别处称为「祝福」与「咒诅」(参 26 节之注释)。
以色列民若忠心地把约的要求教导下一代,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就不只这一代可以享有福祉,而是世代相传( 19-21 节;比较六 5-9 )。然而,为免读者以为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关系只是基于遵守律法,摩西又回到应许的概念上。惟有借着神的恩赐,这地才能成为以色列人的土地( 22-23 、 25 节)。这地的范围( 24 节)跟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一样(创十五 18 )。
十一 26-32 两条路
冗长的前言即将结束。本段经文连系了前言与本书余下的部分。祝福与咒诅( 14-17 节所暗示的)是摆在以色列人面前的两条路( 26-28 节)。以下经文列出了各项律例以后,便会把这祝福和咒诅明白地述说出来(申二十八)。将会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位于应许地中心的示剑城附近──举行的典礼,让以色列人感受到他们必须严肃地在两者中作出抉择( 29-30 节)。取得示剑是庆祝他们必定能征服整片应许地(也暗示征服迦南人)。这命令在第二十七章再次重复和详述,并将由乔舒亚实行出来(书八 30-35 )。最后( 32 节),摩西用了一句熟悉的话,劝勉以色列人遵守圣约的要求。这句话直接引进第十二章,开始详述各种律例;这些律例管理着以色列人在应许地上的生活。
b. 回首昔日︰顺服和福气的关系(十一1~9) 到第十一章为止都是以色列人必须依照着生活的大原则。本章的作用是在讲述所谓「申命法典」(Deuteronomic Code,十二1~二十六19)的详细条款之前,重述这些原则的要点。第五至十一章的逻辑结构是这样子的︰以十诫为中心的概论(五章);基本原则的说明和讨论(六~七章);历史的重要教训(八1~十11);神的要求(十12~22);结论(十一章)。
广泛来说,十一章所讲的,是以色列所面临的抉择有何等重要。以色列要决定是顺服还是悖逆。摩西劝告他们顺服耶和华,因为悖逆所带来的不愉快后果,他们是清楚明白的(1~9节)。顺命和成功发展应许之地,有密切的关系(10~17、22~25节)。这些重要的事实,更当教训儿女(18~21节)。以色列最终要面对的抉择,是听从还是不听从,祝福还是咒诅(26~32节)。
1. 本节和十章12~22节相连,所用的同样都是第二人称单数的代名词「你」。用「你」而不用「你们」,可能使这个劝告更加亲切。参较八章1节,可以给我们一些亮光(虽然八1用「你们」)。两节都呼召全体听众顺服,接下来都同样回顾以往的经历。本节的双重命令是爱耶和华你的神和守祂的吩咐。如上面所说,两者有极密切的关系。译作吩咐的 mismeret,申命记就只出现这一次。这个字在旧约的其他地方,可以指耶和华对于奉行宗教规定的要求(利八35,十八30,二十二9;民九19、23),又可以泛指耶和华的任何要求(创二十六5;书二十二3;王上二3)。
2~4. 摩西在摩押平原的听众,与出埃及时目睹神大能作为的人,有很大的差别。脱离埃及时年纪较大的一代已经死在旷野,现时剩下的,只有当时二十岁以下的人(民十四29;参十21、22的注释)。除了他们以外,尚有旷野流浪时出生的人。是以在摩押聚集的人或亲见,或耳闻,都知道一些神奇妙的作为。摩西召集他们,要他们思考耶和华的管教(musar,或译「教训」)。接下来一连串受格(accusative)的名词词组,看来是这教训的内容︰威严、大能的手、伸出来的膀臂、祂在埃及向法老所行的神迹奇事。这里所用的措辞和旧约其他地方相类,似乎是个标准的说法(三24,四34,六22,七8、19,九26)。每个词组都和神对埃及的审判有关。有辨识力的以色列人,都能从中得到教训。
5~7. 圣经接下来讨论旷野流浪时发生的事。特别注重的是大坍、亚比兰事件(民十六)。这二人拒绝耶和华为他们拣选的领袖摩西,于是受到神的刑罚;地开口吞灭了他们家眷和一切所有的。申命记的记叙没有提到可拉。这件事的教训,当然是不承认神所立的领袖,便等于是反抗神自己。拒绝神所立的领袖,旧约不止记录这一个故事。先知阿摩司(摩七12~16)、耶利米(耶一18、19等)、以西结(结三4~9)都受过同样的拒绝。而这种罪行最严重的表彰,就是拒绝主耶稣自己。福音书一再为此作证。然而这是个普世性的倾向,起因是人不愿意接受在神主权底下,被造的身分。
8、9. 所以强调耶和华要求以色列人顺服的基础,是祂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事。使(lmaan)这个连接词,有强烈的条件性,表示神的应许不会自动成就。若有需要,神甚至可以藉着摩西一人,透过他的子孙,来成就应许(参九14)。血统只不过是成就应许的因素之一,顺服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c. 神在应许地只祝福顺服的人(十一10~25)
本段比对埃及和应许之地。埃及出产农作物,是人辛劳的结果。尼罗河丰足的水源,能够供给一切浇灌的需要。但迦南地却没有类似的灌溉,只能倚靠神的供给。以色列人若果是爱耶和华,事奉祂、守祂诫命的话,祂就会使自然界的祝福,满满地临到他们身上。但不顺从和悖逆,却会导致雨水不足,土地没有收成。
10. 以色列在埃及受压制时,曾在田里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熟悉埃及人的农务(出一14)。尼罗河来自中非洲雪山的丰富水源,藉着沟渠和水道,便能浇灌农田。埃及人打水的器械十分简单,是个装在杠杆末端的容器,称为「沙都夫」(shaduf)。打上来的水倒在较大的水道中,水便自然分流到越来越小的渠道。田地得到足够的灌溉以后,农夫便用脚堆上泥土,把水道封闭。以后田地再需浇灌之时,只要把封闭沟渠的泥土踢开便可以了。埃及地就好像菜园一样,需要经常的照顾,但收成却多得出奇。埃及的农田不断需要人力来维持,给人一个错觉,以为田地丰盛的收成,完全是人类勤奋工作的结果。
11、12. 以色列人的新土地迦南,是个崎岖不平的地方。这地方没有埃及的先天优点,有不绝的水源。迦南能否繁荣,全得仰赖神所赐下的雨水。这是信心的试验,考验他们能否惟独倚靠耶和华。所以对以色列来说,应许之地很具有宗教上的重要性。
13~15. 以色列如果爱神,以全人(尽心尽性)事奉祂,祂便会按时照着节令降雨给她。早雨(yoreh,和合本作「秋雨」)是十月、十一月间所下的豪雨,而迟雨(malqos,和合本作「春雨」)则是三、四月间的暴雨。十月、十一月的秋雨结束夏季的干旱,使土地可以耕作。夏天来临以前的,是三、四月的春雨,这雨使全地一片青绿。在秋雨春雨之间是正常的雨季。雨季中的风暴和骤雨,在某些情况下最为重要227。春雨对果树最为重要,又有准备收割的功用。有了雨水,农夫便能收成榖物、葡萄、橄榄,供给人民作为食粮。雨水又使牧草丰足,喂养野兽和牲畜。
16~17. 以色列若把这些祝福,当作是其他神只如巴力、哈达(Hadad)等的赐与(参︰何二7~14),耶和华就会收回祝福。因为这样做就等于是叛盟,要承受盟约指定的咒诅。缺雨、歉收、死亡,是古代近东标准的咒诅,现存不少的条约都有记载。这两节表达了一个旧约很多地方都出现过的信念,就是忠于神、顺服神,和物质上的祝福有密切关系(参︰摩四6~10)。神是自然界和历史的主宰,能够运用气候和其他自然力量,成就祂在历史中的旨意(创六~九;王上十七1;珥二11;摩四7;该二17;参︰林前十一29、30;雅五17、18)。这教义和受苦是罪之结果的教义一样(如︰约伯),在个别的情形下不容易解释。恶贯满盈的人大享富贵,人弃绝神的主权,地却五榖丰登,这样的例子多的是。然而这个教义表达了更深的真理︰自然界是在神的主权底下,自然现象在一定程度下,表达了祂的旨意。信神的人因这教义,能够为每个丰收感谢神,并让天灾成为自我反省和认罪悔改的机会。这个不易理解的教义不但教导人︰神是审判官,更有很大的实践作用。神的子民藉此便能持定自然不在神掌握之外的信念,知道牛羊和田地多产是感谢赞美神的理由,又知道干旱和农田歉收驱使人远离所知众罪。无论如何,人生总有一些部分,是需要认罪悔改的。富足容易使人忘记神,自满而不知感恩。但失去自然和物质上的祝福,若能使人悔改,这些便是隐蔽的祝福了。
18~21. 顺服耶和华,既然对以色列的安乐有根本上的重要性,当代的人便必须把摩西的诫命深藏于心,又小心传给后来的世代。
18~20. 这三节和六章6~9节大同小异,请参看这几节的注释。
21. 以色列忠于盟约,便能永久拥有应许之地。如天覆地的日子那样多生动地点出「永远」的意思。神对列祖起誓所立的应许,对于顺从神的人,永远不会失效。反之,以色列若然失信,便会失去地土。
22. 神的应许,不论是成就在一个人或一个世代之上,显然都是有条件的。神即使定意终要成就应许,祂也不必在不顺服的子民身上成就。故此以色列必须极为小心地,谨守神藉摩西所颁布的诫命(原文运用了所谓「独立不定词」infinitive absolute 来加强谨守这个动词的语气)。但耶和华所要的,不是教条式的死守律法,而是出自爱和倚靠的顺从。
23. 参七章1、2节、九章1~6节的注释。
24. 一章7节和本节上半你们脚掌所踏之应许地的大约范围(参︰书一3,十四9),如今理想地得以界定。从旷野到228利巴嫩是由南到北,从西乃一带和尼革沙漠(和合本中的「南地」)直到利巴嫩的山区。并伯拉大河,直到西海(地中海),则是从东到西的极限。实际上,只有大卫时代,以色列才有这么大的疆土(参︰创十五18)。
25. 执行圣战之时,耶和华会在他们敌人心中制造恐慌(二25,七21~24;参︰出二十三27)。
d. 决志的呼召(十一26~32)
以色列人生活的基本原则,五~十一章已经清楚说明,如今是呼吁他们作出决定的时候了(参三十15~20)。有两条路在他们面前︰顺服的道路引到蒙福,悖逆的道路引到遭咒。这事无人能够保持中立。以色列必须选择所行的道路。
26. 部分世俗的藩属条约,在同一文献之内提到祝福和咒诅229。藩属接受条约,便是同时接受了两样。至于结局是蒙福还是遭咒,完全决定于藩属对宗主的行为。
27、28. 以色列对耶和华盟约条款的态度,至为重要。这两节特别提到以色列可以效忠耶和华,也可以效忠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这里可能强调了认识一辞。很多时候这个字都表示比较亲密的关系,不只理智上的认知(九24;创四17、25,十九5、8;何八2,十三4;摩三2;鸿一7;诗三十六10,一四四3等)。创造养育以色列的,当然是耶和华,而不是没有能力的他神。在以色列最深的生命中,认识她的是耶和华,能被她认识的,也是耶和华。
29~32. 这些事实对以色列来说,有永久的重要性。她需要不时更新盟约,重听祝咒的话。她起先在西乃和神立约(出十九1~8),如今在摩押平原更新(二十九1),渡过约但河以后,又要再次更新。约书亚记八30~35清楚证明,他们实行了更新盟约之礼。申命记的盟约规定和其他近东条约的要求,很有平行之处。藩属国的领袖死后,继位的新王必须更新父亲所立的盟约。以色列同样也必须在摩西死后,约书亚继任之时,更新与耶和华所立的约。平行之处还不只这点。很多国王死前不久,都会要求藩属向继承人宣誓效忠230。代表大君王统治以色列的摩西,既然不久便要约书亚继承他的地位,摩押平原的更新盟约,便可以视为约书亚在摩西死后继承的保证。耶和华当然仍是大君王,但摩西死前不久更新盟约,仍然可以在转换领袖之时,保证祂的主权。以色列在约书亚领导之下,终于得地为业,盟约又必须再次更新(书二十四)。
29. 第二十七章会详细讨论这个题目,请参考该章注释。示剑通往撒玛利亚的路上有一个山鞍,南面是基利心山,北面是以巴路山。示剑就在两山中间的「肩」部──示剑(sekem)就是「肩」的意思。将祝福放在基利心山上,将咒诅放在以巴路山上(原文),首要的意思就是就是在这两处地方宣告祝咒(所以和合本译「将祝福的话陈明在基利心山上,将咒诅的话陈明在以巴路山上」)。然而这句话可能更有象征上的意义。示剑和这两座山,位于新地的心脏地带,是应许地的焦点。神要求以色列决定向谁效忠,这两座山就是沉默的见证。人面东而立,南面的基利心山就在他的右手边。右边代表恩宠,是蒙祝福的一边(太二十五33)。这两座山彼此间的关系,从地图可以得见231。
30. 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的位置,本节有较为详细的说明。但这句问话的意思,当时的听众虽然清楚,今日的我们却不能明白。本节说出了此地的四个特征︰ 1. 约但河那边,从摩押地来看,那就是约但河西。 2.日落道路的后面(原文直译)比较费解。道路的后面是指一条道路的「西面」或「外面」。这条道路可能是约但河西的南北干线,如是,则这句话的意思便是「西路以外」。七十士译本译作「后面,日落那边」,和合本则译作「日落之处」。 3. 这两座山的第三个特征,是在住亚拉巴的迦南人之地。亚拉巴是指迦南人所住的约但河谷(一7,三17,四49;书八14;撒上二十三24等)。然而迦南人所住的地方,远比约但河谷为广。整个西巴勒斯坦,有时都称为迦南地(民十三29;书五1,十三4等)。 4. 最后,这两座山与吉甲相对,靠近摩利橡树。这句话也不容易解释。这个吉甲(意为「石砌的圆环」或「石坊」)附有冠词(如英文的 the),似乎是指一个有名的地方,不象是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附近的吉甲。另一方面,「相对」也可译作「之外」。「在吉甲之外」的意思,就是说要越过吉甲以后,才能到达这两座山。吉甲是以色列人渡过约但河后的第一站。此外又有人提出把「住亚拉巴的迦南人之地」和「西路」与这句话连起来,把这节看作是说明从渡过约但河的地点通往示剑的道路。本节可以这样译︰「这两座山岂不是在约但河那边,在吉甲附近居住的迦南人之地的西路尽头,摩利橡树的附近吗?」摩利橡树在示剑附近(创十二6,三十五4;书二十四26;士九6)232。
31、32. 五章1节开始的漫长段落到此为止。以色列即将渡过约但河,得应许之地(四1,五32,九1)。由于这个事工能以成功的至终条件,是以色列人会否顺服;是以本段以劝诫以色列人,小心遵行摩西陈明在他们面前的律例、典章作结。
申命记
申命记第十一章
11:1 本节乃10:12以后所讲各事的结语,要以色列人爱神、遵行祂的诫命。
11:2 看见神伟大的工作的是现在听摩西讲解律法的人,不是将来的一代;也不是过去的一代(5:3)。神是与现在这一代人重申前约。祂照顾、带领,也管教眼前这一代的人。这些百姓中,有很多在四十年前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已经出生,不过上一代犯罪时,他们年纪很小,不到二十岁(民14:29-34)。可是他们都曾目睹
3-6节所记神大能的作为。
11:6 地开口吞下可拉一党的事见《民数记》16章。“活物”包括人和牲畜(参创7:4,23)。
11:8-9 “诫命”在此指全部律法,故译为“一切诫命”。神对列祖应许是否实现系于以色列人能否遵守神吩咐的话。
11:10 “用脚浇灌”指用人力和水车之类须靠脚来踏的灌溉设备,为田地供水。可能暗喻当日在埃及非常劳苦,与巴勒斯坦的情形大大不同。这里农田丰收,毋须常赖人力;神按时供应雨水,亲自浇灌。
11:14 “秋雨春雨”亦作“早雨晚雨”。巴勒斯坦地的秋雨是在阳历十至十一月间,春雨在三至四月间。秋雨时播麦种,春雨时收割。从农作时序来说,秋雨是早雨,春雨是晚雨。这一早一晚的雨为雨季的开始和终结。雨季开始,夏天的干旱消除,农地可以耕种;雨季将结束而夏季刚开始时,春回大地,原野一片碧绿,牲畜有了饲料(15节)。
11:16 按时降雨的是照顾以色列人的神,因祂掌管自然和万有,不是迦南人所迷信的假神巴力。人不可偏离正道去拜偶像;神可以使天不降雨,虽在美地也可灭亡(17节)。
11:18 看6:5,8注。
11:22 看10:20注。
11:24 “脚”是权力的象征。被踏在脚下表示征服(参诗110:1)。以色列人脚掌踏过之地,便取得所有权。“旷野”指巴勒斯坦南端的界限,包括南地和西奈半岛。黎巴嫩为北方边界。伯拉大河即今幼发拉底河,为东方边界。西海乃今地中海,为西方边界。到所罗门时代,这广大土地才为以色列人所取得。参1:7注。
11:29 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是位于示剑城南北的两座高峰,海拔达九百公尺(27章;书8:33)。分别在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宣布的祝福与咒诅,内容载27和28章中。
解经家相信此二山的位置和状况与祝福及咒诅有象征性关系。基利心山在示剑之南,属右手的一边,为福气所在;以巴路山在示剑之北,属左手一边,为祸患所在。而且基利心山林木茂盛,以巴路山则牛山濯濯;茂盛是福,荒凉乃祸。
11:30 “日落之处”指西面。“约旦河那边”指约旦河西岸的迦南地。“亚拉巴”:看1:1注。“吉甲”:圣经学者相信迦南地有两个吉甲,一在约旦河西与耶利哥城相对,是以色列人过河后安营驻扎和行割礼仪式的地方(书5:2-9);一在迦南中部、示剑附近。这里的吉甲指后者。“摩利橡树”:看《创世记》12:6。
11:31 本章最后二节指出现在讲解律法乃为入迦南作准备,以色列人到那里以后必须谨守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