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 - 以西结书(Ezekiel)第43章

以后,他带我到一座门,就是朝东的门。
看哪,以色列上帝的荣光从东而来,他的声音如同众水的响声,地因他的荣耀发光。
我所见的异象如同从前我来灭城的时候所见的异象,又如我在迦巴鲁河边所见的异象,我就脸伏于地。
耶和华的荣光从朝东的门照入殿中。
灵将我举起,带入内院,看哪,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
我听见有一位从殿中向我说话,有一人站在我旁边。
他对我说:"人子啊,这是我宝座之地,是我脚掌所踏之地。我要住在这里,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直到永远。以色列家和他们的君王不可再以淫行,或在高处以君王的尸首玷污我的圣名。
因他们使自己的门槛挨近我的门槛,使自己的门框挨近我的门框,又使他们与我之间仅隔一墙,并且行可憎的事,玷污我的圣名,所以我发怒灭绝他们。
现在,他们当从我面前远离淫行和君王的尸首,我就要住在他们中间,直到永远。
"你,人子啊,要将这殿指示以色列家,让他们量殿的大小,使他们因自己的罪孽羞愧。
他们若因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羞愧,你就要将殿的规模、样式、出口、入口,以及有关整体规模的条例、礼仪、律法指示他们,在他们眼前写下,使他们遵照殿整体的规模和条例去做。
这是殿的律法:山顶上四周围的全地界都称为至圣;看哪,这就是殿的律法。"
这些是祭坛的大小,以肘来量,这肘是一肘一掌。底座高一肘,边宽一肘,四周围有边,高一虎口;这是祭坛的座。
从底座到下层的台座,二肘,边宽一肘。从小台座到大台座,四肘,边宽一肘。
坛上的炉台,高四肘,从炉台向上突起四个角。
这炉台长十二肘,宽十二肘,四面见方。
台座长十四肘,宽十四肘,四面见方。四周围有边,高半肘,底座四围的边宽一肘。有台阶朝东。
他对我说:"人子啊,主耶和华如此说:这些是建造祭坛,为要在其上献燔祭,把血洒在上面的条例:
你要将一头公牛犊作为赎罪祭,交给那近前来事奉我的利未家的祭司撒督的后裔;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你要取那公牛犊的一些血,抹在坛的四角和台座的四角,并周围的边上。你要这样洁净坛,为坛赎罪。
你又要将那作赎罪祭的公牛烧在圣所外面,殿的预定之处。
次日,要将无残疾的公山羊献为赎罪祭;要洁净坛,像用公牛洁净一样。
你洁净了坛,就要将一头无残疾的公牛犊和羊群中一只无残疾的公绵羊
奉到耶和华面前。祭司要撒盐在其上,献给耶和华为燔祭。
七日内,你要每日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也要献一头公牛犊和羊群中的一只公绵羊,都要没有残疾的。
七日内祭司要为坛赎罪,使它洁净,把它分别为圣。
满了七日,自八日以后,祭司要在坛上献你们的燔祭和平安祭;我必悦纳你们。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以西结书第四十三章   第 43 章 

  结 43 章 > 这光明的信息与前面形成鲜明对照…… 

  43 章 这是第 40 至 42 章的高潮,神的荣耀回到了圣殿。它将本书中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与书中向少数得以存留下来的百姓发出的所有祝福交相呼应,留下一个光明的结尾。神最终将得荣耀,并永远住在百姓中间。所有真正的信徒都在渴望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结 43:2> 神的荣耀是从哪里离开耶路撒冷的? 

  43:2 在 11 章 23 节里,神的荣耀将要离开耶路撒冷的时候,停在了圣城东部的橄榄山上。这个预言说,神的荣耀要从东边来。 

  结 43:2-4> 神的荣耀一旦离开了人,将会发生什么? 

  43:2-4 神的荣耀离开了圣殿( 11:23 ),耶路撒冷就遭到了破坏。所以当以西结在异象中看见神的荣耀回来的时候,那种敬畏和欢乐真是无法形容。 

  结 43:3> 迦巴鲁河边与被掳的犹大人关系密切,因为── 

  43:3 迦巴鲁河与幼发拉底河相连,其相连处就是被流放在巴比伦的犹太人的居住地。 

  结 43:9-11> 以色列人按照神所给的殿的规模、形状,典章、礼仪、法则去做了吗? 

  43:9-11 神离开了圣城成为此城要遭毁的信号。现在神要回来了,那城必须具备神的条件,完全消除拜偶像才行。许多解经家认为,这些经文表明以西结是在向当时的百姓下命令;以西结命令百姓按照“天使建筑家”的设计和规则去建造这座殿,可是百姓就是不悔改,神要求的条件也不具备,所以建殿工程就推迟了。 

  结 43:12> 神的殿中的基本法则是什么? 

  43:12 神殿中的基本律法是圣洁。神的一切作为都是圣洁的,所以我们也要圣洁(参利 19:1 ;彼前 1:15-16 )。百姓要对神忠心,离开邪恶才能圣洁。如果我们连圣洁的基本观念都不明白,那我们基督徒的灵命就没多大长进。 

  结 43:18-27> 洁净的礼仪有何功用?今日为何不再需要? 

  43:18-27 在这个异象中也同时闪现了西奈山,然后便是骷髅岗。百姓在归国之后要按照摩西时代的献祭礼仪求神的赦免。今天,基督的死使赦罪成为可能,神因此接纳了我们(参来 9:9-15 )。人什么时候凭信心来到神面前,神就什么时候赦免他的罪。──《灵修版圣经注释》